三访贵州之一(文图)


多彩的贵州,美丽的苗寨,古色的侗乡,奇妙的神洞,雄伟的黄果树大瀑布,还有那些让人看了有如在梦中、又似在天堂的美景奇观。有人告诉我说“广西、云南、海南游人已踏上上亿次了,不少人正在寻找新的人间天堂,这个新天堂就是贵州”。过去由于交通不便,来往人少,所以它才会保持有数不胜数的原生态的风景,上千年的民族文化风情。从一九六九年至今我三次来到这个地方,但今年八月最近的一次让我改变了以前留下的旧印象,让我从内心喊出:去贵州看看吧!人间的又一个新天堂!我的文字功夫太差,就请大家看一看照片吧!

一访贵阳城

 一九六九年六月我和北邮军宣队的解放军小宋(我叫老宋)由长沙乘火车来到贵阳。当时正处文化大革命时期。学校正在“清理阶级队伍”,要对一些人的历史问题作内察外调,我和他(二宋)就是为取旁证材料而来的。下午两点到达贵阳,出了站就看到各处乱糟糟的,顺便在火车站旁找了个国营旅馆,放下行李,直奔市内。要去几所大学和政府查找几份旁证材料。

下午三点,红日当头,想乘车前往但路上完全看不到车,问老乡才知所有公交车都因红卫兵“造反”停运了,我们只好步行进城。真没想到这里已完全是无政府状态了,沿路两旁有变戏法的、打耍的、光着膀子向观众要钱的,有拿着大刀用力拍拍胸卖艺收费的。还有很多小地摊,卖的东西都是当时社会主义政策不准卖的货,路上还有拦路找你要钱要吃的。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后一些看不到的现象这里都有了。当然这种现象在当时不仅仅是贵州,凡是正在“武斗”的城市都会有。最让惊心动魄的事情发生了:我们来到了一个大广场(我这次访问贵州很想找到这个地方,可惜没有了,已被新建的高楼大厦填满。)广场东面是一排排整齐的坦克车,坦克盖开着,井口站着全副武装的解放军,每个坦克上都贴着大字“坚决支持红卫兵的造反行动”!“誓死与XX红卫兵团站在一起!”那种气势让人不寒而粟,我们怕万一不策,真的开了炮怎么办呀?再看广场西面是一个很长很长的半圆形的三层大楼,和坦克车队伍相隔不到二百米,朝坦克的楼面上所有窗户都用泥和砖砌着,见不到原来的窗户和玻璃,不过可以看到还留着不少小方洞,好象是向外打枪用的。墙上特别是窗户位置贴满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肖像。还有大幅标语,上面写着“誓死保卫毛主席!”。我们看着愣了,这怎了得,我们二人不敢向前走了。万一全幅武装的战士或楼中的“保卫者”开枪怎么办?可是我又有一个疑惑,既然打仗又为何在墙上贴毛主席像?一个手拿着扩音喇叭的“红卫兵”大声喊话,让我明白了。原来守楼者目的是用毛主席像来保卫他们的大楼。大喇叭中喊着:“谁敢向楼开枪开炮,碰一点毛主席像,谁就罪该万死,人们共诛之!”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判定我们的外调工作不可能有任何结果,也不可能有人接待我们了,只好掉过头来回旅馆吧!到了旅馆已是下午四点半了,旅馆服务人员告诉我们:“为了安全,旅馆的工作人员五点钟会全部撤离,请各位旅客自己多关照自己。” 这时街上所有饭店、小卖店都关门了,我们的中午饭、晚饭全泡汤了。饿着肚子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马上去火车站,转道昆明,那里也有外调任务,也许车上会有吃的。晚九点我们二人挤上了开往昆明的车,上车后才知道十三节列厢只有两个列车员,他们睡觉去了。车上没有水,更没有吃的,路经的各站不用车票可自由上下,火车已无法准点,车站上没有一个卖东西的人影。从贵阳到昆明足足开了二十八个小时。我才真的相信“火车不如汽车快”的事实。人真的饿坏了,三十六小时未进一滴水、一粒饭,可想当时我们是什么滋味了。天无绝人之路,终于到了昆明火车站了。一出车站,竟然有饭馆了,我记得那一顿共吃了一斤六两米饭和一大盘辣得让人全身出汗的咸菜。还好没有被“撑”着(后来知道久饿之后大吃一顿是要死人的),这样一次贵阳之行的种种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让我想起当时一句话,说贵州是“人无三分银,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果真如此啊!

看完我三篇贵州的文章,您会相信,上面一句话已是一去不复返的事情了。

二访贵州

上世纪末,受贵州省邮电管理局X局长之邀,来黔商量研究生培养的事,我们是由重庆乘早车到达贵阳。X局长亲自到车站迎接,下了车天还没亮,记得X局长把我们拉到一个黑黑的小饭馆里吃早餐。喝的是贵州米粉,很辣很香,虽然小饭馆并不太干净,吃得倒很痛快,后来才知道这是贵州有名小吃。到局里后用了两天时间把公事办完后,局长派车送我们去看看亚洲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早晨九点钟出发,下午五点才到,下榻瀑布附近一个新建的小宾馆,由于路上汽车走的是很颠簸的沙石公路,随山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再加上路窄,人、牛、马、大车、汽车同行,所以是足足走了八个多小时才到,和高速公路可说是天壤之别了,如今两小时又平稳又舒服的就到了,简直太爽了。

那次虽然路途困难,但黄果树、天星桥美景却一直深深印在脑海里,可惜当时没有相机,不能留下照片,这次(09年8月)的再访弥补了这一遗憾,请大家放松心情,看看这次拍的中国最大的瀑布和奇观、天星桥吧。

三访贵州――多彩的贵州

2009年8月 

这次来贵州和前两次大不相同,首先参加了ZTE的通信技术峰会,是我喜欢参加的ICT界的盛会之一,在这里享受了一席ICT最新进展的精神大餐,会后又重游了黄果树、天星桥、龙洞,在贵州电信朋友的引导下,又去了盼望已久的苗寨,不少朋友告诉我,上面这些景点仅是贵州冰山一角,他们还有比九寨沟、黄果树更漂亮的地方呢!不过就我拍下来这些照片也够您欣赏一通的了。再发现新的地方也请您们贴上啊。

黄果树是这次的第一站,也可能是今年南方雨水大的原因吧,今年的瀑布看起来显得特别壮观。从黄果树主瀑布向下源源流去,先后形成十八层次逐渐降低的各式各样瀑布,形成一个大瀑布群。虽然论瀑布规模、水量在世界上它还排不到前三名,但就这一点也算一绝了。黄果树经过这些年的开发,游览者可以从上、下、左、右、里、外多个角度观赏瀑布的壮观(还是看看照片吧,比我写的好)。龙宫是另一大景观,不仅水大洞深,洞中有神、有庙,而且洞中出来的巨大水流,在一个老天爷为我们劈开的巨大洞口外猛泄而下,形成高达几十米的厚达几米的厚厚水墙,水浪声不绝于耳,这也是我一生中看到瀑布中又一绝了。在天星桥做小生意的老人

美丽的天星桥

这里也是奇石博物馆

侧看黄果树

正看黄果树

近看黄果树右看黄果树

左看黄果树

左看黄果树

瀑布水下冲成滩

别人照的黄果树

徐侠客曾来此一游

老爷爷背孙子

偷拍结婚照

抬杆人累了

苗族姑娘

母女二人无力爬上龙宫要租滑杆了

龙宫的三个最

龙宫的入口处

龙宫的入口处

入得龙宫来

龙宫内

从龙宫中返回 

龙宫的大水从这儿倾巢而下上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