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德鲁克管理学院之邀,为纪念世界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百年诞辰而作
林永青、刘洋波
今年是世界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很荣幸有机会写这样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大师的崇敬和怀念。德鲁克,这位总共出版过39本著作的传奇人物,这个奠定现代管理学基础的“大师中的大师”,并不以抽象的理论来总结过去,恰恰相反,他在只言片语中总是透露着实践艺术的魅力,指向人们所关心的“已经发生的未来”。
“薪火相传,缘起不灭”,在我人生不同阶段,德鲁克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可以说是我职业生涯中一位重要的精神导师。早在1995年,当我还是厦门大学的一名MBA学员的时候,我就学习了德鲁克、查尔斯-汉迪等管理大师的著作。后来,我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HEC商学院研读EMBA,成了德鲁克名副其实的校友(德鲁克是世界上第一位以管理学教授头衔从事管理教育的学者,当时就是在纽约大学商学院);同时,一年多前,我也有幸和查尔斯-汉迪进行过面对面的对话和交流;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先生将一本他的书赠送给我,在他的书中,并不令人惊讶地,汉迪将德鲁克称为“大师中的大师”;(同时,汉迪也对价值中国网的创新模式表达了敬意)。最近五年,作为价值中国网的管理者,让我对德鲁克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实践体会,和系统性的融汇贯通。
下一个社会:为什么是知识社会?
德鲁克更愿意称自己为“社会生态学家”,而不仅仅是管理学者。他从政治、经济、社会、管理等诸多视角,全方面地研究组织管理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影响。他预见并深信“下一个社会”是知识社会。知识社会至少有三个特点:年轻人口减少;服务业取代制造业;知识超越资本,成为社会的关键资源,而知识工作者将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力。
德鲁克认为经济的“非连续性”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时间断层”,它影响着各个方面。这个时间断面就是技术变革引发的社会变革。技术的发展导致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成倍增长,所需要的劳动力锐减,更多的人口将分流到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服务业。这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迁,表现为人口老龄化,年轻人口减少,终身学习制的兴起。其结果就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而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德鲁克的预言很快成为现实,如果说铁路的兴建带动了制造业的兴起,那么电子商务的出现奠定了服务业的地位。德鲁克甚至在21世纪的开端,以极大的热情预见了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将为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变。正如德鲁克所言,在铁路创造的心智地理中,人们掌握了距离;而在电子商务创造的心智地理中,距离已经消失,只有一个经济体,一个市场。在这个经济体中,信息的获取和传播都变得极为便利快捷,以知识交易为载体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在美国,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的比重已经占GDP的70%;两个月前从北京市统计局刚刚获悉的数据,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的服务业GDP比重,已令人惊讶地分别达到了50%和70%。总之,知识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的电子商务正在深刻的改变着经济、市场和工业的结构,改变着产品和服务的流通,改变着消费者的市场划分、价值观念和消费行为,而且还改变着就业和劳动力市场。(补记:在2009年9月10~12日刚刚结束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这一轮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重点之一。)
应对大变局:为什么选择互联网?
在知识社会,如何生存呢?德鲁克告诉我们:在结构急剧变革的时代,唯一能生存的是那些能够领导变革的组织。变革的领导者视变革为机遇,主动寻求变革,懂得如何找到适合组织,而且在组织内部和外部都能发挥功效的有益变革。
“既是一个知识社会,也是一个组织社会,因为只有通过组织化的实践,知识才能够产生效用。而且知识社会中的企业更像一个社会化和网络化的非盈利机构。”(德鲁克,《变化中的管理界》,1982)今天,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新的社会化生产方式——众包的实践——也验证了德鲁克20多年前的预见:“其一、社会化众包的知识组织也是一种类学术机构”。同样早在1983年,MIT的电脑专家理查德·斯托曼就决定一个人对盖茨开创的软件工业宣战,他还为黑客团体模糊的偏好下了“专业团体”的定义。“这是伟大革命的第一枪,但在当时几乎没有人听到”。“其二、组织更像一个个NGO和社区,而不是公司”。
不要想当然认为公司制就是人类最好的生产方式。查尔斯·汉迪也说,“公司制不过是人类社会近150年来选择的一种生产方式”。(《思想者》,查尔斯·汉迪)就在撰写此文前一星期,笔者收到了IBM(中国)公司的一个会议邀请——这一家全球最大规模传统企业的工作人员在电话的另一端问道:“您企业目前的人员规模有多大?”我半玩笑、半认真地回答:“所有的网站社区参与者,都是价值中国网的供应商,我们甚至将用户变成了企业股东,我们的规模比IBM更大。”
那么这个组织是什么呢?什么组织能够把社会上的知识精英聚拢在一起,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相互融合地共存在一个“社会”之中。在这里,知识精英、也是社会精英们,互相学习、社交、寻求合作伙伴、寻求商业机会。答案是网络,我们需要一个新媒体,需要一个真实的网络社会。
个人知识的权力。未来学家托夫勒断言,21世纪的权力将从暴力、金钱,转向知识。(《财富的革命》,2001)更早一些时候,马克思也断言:“一切的等级制,都是知识的等级制”。在旧经济的等级制中,你所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也就决定了你的权力;而在分权、网络化的虚拟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知道的知识、和你所了解的人——即“知道谁知道什么”,趋势是工作和财富将转移到知识存在的地方!
还是德鲁克,他在50年前就指出,“21世纪前20年将出现一部伟大《知识论》,相当于马克思的《资本论》在19世纪经济学中的地位”。知识资本的研究还有诸多难题:知识如何传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差异?知识价值如何估价?如何交易?等等。
在 《社会中知识的使用》中,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哈耶克评论道,社会对于那些既不存在于学术界也不存在于公司会议室的知识,即那些“某个特殊时空环境下的知识”,是无法做出恰当评价的。这样的“局部知识”,现在通常叫“私人的隐性知识”,这让几乎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知识经济的悖论是,知识传播的范围越广,知识的社会价值越高,而知识的个人价值越低。(《知识资产》,博伊索特,2001)——但如何获取这些分散信息的研究尚未完成,“社会的每个成员只能拥有全部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而对于社会上其余的大部分工作,人们都无从得知……文明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我们都能从不知道的知识中受益。文明可以帮助我们战胜个人知识的局限,但并不是通过掌握更多的新知识,而是通过利用那些已经存在并将继续广泛分布在大众当中的知识。”哈耶克的思考出现在互联网之前,互联网在汇聚和利用分散信息的能力上,超出了他的想象。
社会人而非企业人。另一点是文化上的转变。就是我们每一个从在感情上,不再狭隘地属于某一个公司的企业人,而成为属于整个行业的社会人-- 职业人更是社会人。又是德鲁克,他说,“公司也是社会政治的机构” ——经理人的决策依据,并不是“什么是对的”,而是“什么是公司可以接受的”。经理人既不能做出牺牲公司利益的决策,也不能做损害消费者的事情。这是从道德上的自我判断,从感情上也是如此。
消费者的创新权力。2005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团体的领导人,里克·冯·希贝尔出版了《民主式创新》,讨论消费者如何慢慢地获得创新权——生产的权力也决定了分配的权力(林永青语)——“富有创新精神的用户能自己将真正想要的东西制造出来,而不是让制造商代为完成(大多数时候不尽如人意)。”冯·希贝尔写道。众包并无一系列固定的规则,有时最好的战略就是运用才华即兴创作和创新。——在这里,我们又“碰见”了德鲁克,他断言,“企业只做一件事,就是创造客户,思考消费者。”
价值中国的网络社会理想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曼纽尔·卡斯特在1999年写道:“‘网络社会’不是即将出现的一种社会结构,而是唯一的社会结构!”--没有意识到网络正在大规模地吸引年轻的“网络移民”和更年轻的“网络原住民”、并马上投身到网络中的人,将成为这个世界的“网络贫民”。
价值中国网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网络社会。在价值中国,你会发现,我们不出售任何商品,我们只提供知识服务,或者说,你将会得到各领域专家提供的定制化知识服务。迄今为止,价值中国网已经拥有了近35多万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这个数字每天还在像滚雪球一样变化。德鲁克说过,“企业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创造顾客,这也决定了企业只有两个功能,即创新和营销”。不久前,价值中国网推出的知识服务商(KSPs)项目,目的是为知识精英(也是21世纪的社会精英)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他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知识的共享、互换和交易,这就是我们的营销。同时,价值中国网也是中国互联网创新者。迄今为止,价值中国在中国创造了多个第一——第一家全站实名制的网络平台,第一个专业化的职业人社区,第一个全员股权共享的社会化企业,第一个向全体用户派发股票现金红利的企业。价值中国网人自豪地声称自己:“将载入中国互联网史和中国企业发展史的史册……”
价值中国网的目标是在中国构建一个职业人群的网络社会。(思考一下,谁不是职业人?)这个网络社会的形式上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虚拟组织”。所谓的“虚拟”并不意味着这个由各种“弱联系”组成的网络社会缺乏实质性内容,而是说这种联系现在看起来还很新鲜很时尚。但是时间是一切的函数,“今天的虚拟必然成为明天的现实”。就像火车刚出现的时候,有人嘲笑它愚不可及,可是今天,还有多少人骑着骡马旅行?今天,我们越来越像一个学校,如果你愿意学习,你将在这里找到职业导师;我们越来越像一个知识银行,如果你存取了知识,你将在这里收获财富;我们越来越像一个社交沙龙,如果你敞开胸怀,你将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甚至预言:网络社会是未来唯一的社会,如果你还认为价值中国网是一个媒体,对不起,你错了至少一半!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网络社会的雏形,问题是,如何对进行有效的管理?什么又是我们的管理哲学呢?
价值中国的管理哲学
德鲁克经常强调管理者应该做对的事情,做自己最擅长的事,而放弃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事。我更愿意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老子的话来理解的德鲁克的忠告。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经营多年的实践摸索,价值中国有了非常明确的自身定位,我们只做自己有可能做好的事情。作为社区,我们是专业化的职业人士的社交平台,会员在这里不是为了社交而社交,他们会在一起谈论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共同完成一件任务,进行社会化生产;或者通过朋友相互结识,通过长期的交往成为挚友。例如,价值中国的社会化媒体部分:我们不做1.0的新闻,只做2.0的新闻解读、评论,我们不针对事件进行采访,只采访人物。因为我们有35万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记者、新闻评论员、行业专家”,通过大家的眼睛、更通过大家的大脑,我们更深入的认识了这个世界......
老子曾经说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或者说“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即价值,价值可以“以无生有”(引自《张瑞敏谈管理》)。“价值中国”就是不断演进中的无形价值,这就是“无”;价值产生结构,这就是一种“有”。我们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中国的知识精英搭建一个书写、言说、社交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关于价值中国的梦想变为现实;结构产生行为,正如互联网未来学家尼格罗庞蒂所言,“城市的形状是由道路决定的”,结构产生了实践;行为决定资源。价值中国网的结构是一种嵌入式的结构——共建、共享的社会资本。这种结构决定了会员的行为,从而产生我们需要的内容、或者又回到了我们的价值所在。而系统性的价值和内容,又会吸引更多类似的人聚集到价值中国,达到认同。对价值中国来说,人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等于社会”,好多人误解了麦克.卢汉这句话,他们往往高估计算机网络的价值而低估人的网络价值。事实上,仅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因为技术太容易溢出,只有人才是不可复制的资源。而想要留住人才必须进行社会创新、和文化创新,而不只是产品创新、或技术创新。对企业组织的创新的评价标准,不是看创新在科学上和技术上的重要性,而是要看其对市场和顾客所贡献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德鲁克又是远见卓识的,他曾经一再强调,“企业成功的秘诀是设法留住知识型员工”。
那么怎么吸引知识型员工呢?光有钱是不够的,德鲁克也列举那些只“用钱贿赂员工的企业”遭到员工痛恨的悲剧。事实上,了解和培养员工的价值观是管理者不可或缺的一门功课。在价值中国网,我们拥有30多万的虚拟同事和股东,其中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活跃会员更新他们的内容和职业人脉。价值中国网成功地实现了“用户创造内容、用户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那么我们凭借什么让大家的一起努力地共同创造呢?这就是文化。
刘洋波认为,在中国最成功的运用“文化”的实践者是毛泽东,他凭借“劳工神圣”的口号和“血与火”的生命实践,赢得了最底层大众的支持,从而赢得了整个中国。今天,价值中国网也在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这就是“知识神圣”(提示:狭隘地区分知识和智慧,无实际意义)。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中国大众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今天,中国知识精英人群最需要的就是社会交往、尊重、和自我实现。在价值中国网,大家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家是在一个真实的社会里交往,人们的劳动成果会获得尊重,因为价值中国根据贡献比例与每个会员分享股份、分享收益。价值中国已经成功地、并且努力持续地创造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对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反思和关怀,对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关注和理解,对道德权威、对价值观的信念、以及对理性行动正义性的信心。正如德鲁克所言,“管理企业就是要平衡各种需要和目标,若只是一味强调利润,会误导管理者的方向,以致危害到企业生存。为了获取今天的利润不惜手段,往往危及企业未来的生存”。在价值中国,我们用文化实现管理,同时用管理塑造未来。
管理造福人类
德鲁克说:“行动大于知识”。我与德鲁克的神交,还在于我们同样都具有对实践经验的偏爱。我更愿意相信管理学是一门实践的艺术,我更愿意相信“世界大于理性”。不是说理论不重要,而是说在管理中,理论的价值是有限的,而且理论总是落后于实践的。(我们经常调侃一些国外的商业畅销书的作者或记者,他们所宣示的“新商业理念”,其实一点也不新。)德鲁克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他从来不看自己写过的旧书,当别人问他你最好的书是哪一本的时候,他总是回答“下一本”。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不少类似的表达,比如,孔子就说过:“人可弘道,非道弘人”;佛家也说,“佛不在庙里,佛在路上……”
我也认为,德鲁克一定相信“道可道,非常道”。欧洲现代最杰出的数学家歌德尔,也已经在20世纪从数学上证明了,“任何完备的系统,一定是矛盾的”。任何一个看似完备的理论只能是实践的一个片断,这就决定了它一经产生就是错误的。理论的价值并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实践中的创造性地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家的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企业家找到正确的问题的能力,和正确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德鲁克,《管理实践》)
特别地,当他谈到"管理造福人类"这一毕生追求的宗旨时,德鲁克曾经十分认真地对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给出了如下提示:
1. 技术和资本必须通过有能力的管理者才能发挥作用和功效。
2. 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要培养一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3. 管理者不可能依赖进口。他们应该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管理者,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并深深植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环境当中。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
4. 目前中国面临的最大需求和面临的最好的机遇,应该说是快速培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5.卓有成效是可以学到的,也是必须学到的。
德鲁克先生把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人类社会的管理学事业。当人们问他闲暇时间做什么时,德鲁克回答说他没有闲暇时间。他甚至认为“经济学不能成为一门科学,因为它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德鲁克相信管理的力量能够帮助到企业、政府、和全社会。德鲁克说,世界上没有“欠发达社会”,只有“欠管理社会”。他一生追求完美,哪怕在他生命结束前的几个月,仍然没有停止思考和写作。我们更愿意把德鲁克的离去,仅仅看作是一颗伟大的心脏暂时停止了跳动,他的著作和思想并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褪色,它必将继续普照人类前进的道路,在人类创造更好社会的实践中达致永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