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车展看现代公关传播新变化


2009420日到28日,第13届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虽然经济危机的持续加剧了全球汽车市场的低迷,但全球汽车厂商还是将目光聚焦中国,无论是国际品牌、合资企业、还是国内自主品牌,纷纷以超强阵容参展,上海车展可以说是盛况空前。同时也为中国公关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和学习的舞台,宣亚、际恒、灵思等国内知名的公关公司都是上海车展展示了公关的力量,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许多精彩的公关大战,更可以捕捉到现代公关传播的发展变化方向。

一、公关传播已有超越广告的趋势,成为更重要的品牌建设工具。

     从上海车展来看,参展公司都将此次参展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关传播项目,而这个项目包括车展前期的预热宣传、展会期间的全面传播及展后的传播监测三大部分,在预热宣传和展会期间的传播中,就包括了新闻发布、产品广告播放、相关论坛开展、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从这个过程来看,公关传播已包含了广告传播,也可以说广告传播已成为公关传播的一个附庸,或者说广告已成为了公关传播的一个子项目。从上海车展的公关活动中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活动中,广告宣传的功效已逐渐退让给了公关,公关第一广告第二的效应已开始显现。未来我们需要强化公关的力量,来达到最好的品牌传播效果。

二、信息的价值决定传播效果。

    在上海车展中,各大厂商都想方设法吸引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他们为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餐,于是各媒体记者几乎陷入了信息海洋之中,要从中寻找到有价值的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各媒体记者不被淹死也得被累死,因此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再提供给媒体记者是扩大传播效果的有效保证。上海大众公关总监杨美虹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说“只有有价值的信息,才能吸引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从而收获良好的传播效果”,她认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除了现场提供记者外,公司高层与媒体记者面对面的沟通,更能吸引记者的关注。她认为作为公关部负责人,就是要搭建一个平台,让公司高层和媒体坐在一起,共同探讨所关注的行业话题。所以企业领导与媒体的面对面沟通,是最有价值的信息发源地,也是最好的媒介公关手段。作为企业高层要不惧与媒体记者面对面,许多大的企业,高层领导都把接受媒体采访和与记者沟通的时间作为重要的工作计划,这样一方面可以接近与媒体的关系,容易建立较好的媒体资源,二是可以获得媒体的好感和支持,在面临危机时获得尽可能的帮助。

三、公关受众的关注点发生变化,理性选择要高于感性认知。

上海车展和以前相比,有几多和几少:喧闹的表演少了,展示的技术和车型多了;震耳欲聋的吆喝声少了,与媒体的直接沟通和交流多了;嘈杂的活动少了,技术讲座和论坛务实性的多了;美女秀、表演类比过去少了,吸引消费者的体验区和现场讲解多了,浮躁形式性活动少了。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消费者也即公关受众对购买物的选择会越来越理性,不会因为一些噱头和夸张的宣传就能让消费者买单,他们更关注性能和与自身的利益相关点,更趋向于自身的试用感受和对产品参数的详细了解,因此,未来的公关活动必须加强消费者的实际体验,这不仅是未来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往往也是消费者决定购买的基础。

四、“第三方声音”比自说自话的传播效果要好。

从上海车展中丰富多彩的传播和沟通方式来看,以前的单向传播和沟通的说服力正在受到挑战。通过对媒体和公众的调查分析,一般公众普遍认为,许多产品除了外形和产品的名字、产地的不同之外,其它如产品各类、性能与宣传手段都已经同质化了,没有多大的区别,因此一般受众对于广告和厂家单向进行的有关产品性能的宣传具有不信任感和抵触感,而受众通过自己网上或者实地体验的了解或来自亲朋好友之间的口碑传播的影响正日益扩大,在这种传播影响力不断上升的影响下,见识丰富又十分挑剔的顾客正在取代信息匮乏的顾客。传播上的“第三方声音”对于受众的信任感影响巨大,决定了未来的公关和传播,“第三方声音”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现代公关传播已经迈向了多元化、新媒体化和整合化。

在上海车展中,长安马自达不仅明确了“信心吹响09‘起势’号角”,而且制定了全方位的营销传播模式,在传统媒体上,他们以上海地区的主流媒体为主,精选了部分中央级的报纸、电视、电台,以实现重点打击、全面覆盖的传播效果;在新媒体传播上,除了和新浪等门户网站进行专题合作,也和许多汽车之家、易车等垂直类的网络媒体合作,而且在一些车友论坛也进行了传播。再加上现场的互动和体验、现场讲解、现场新闻发布会等,整个车展的传播把现代公关传播手段运用到了极致,总体而言,现代公关传播已经向着多元化、新媒体化、整合化的方向发展,靠单一传播手段打天下的方式已经过时了。因此,未来的公关传播是一个依赖于具体活动的整合传播,而非仅仅是发布几篇新闻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