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有幸研究了一下中国的自驾车租车业,觉得很有趣。全球汽车租赁巨头赫兹和安飞士都分别在几年前进入中国。在大规模开店和购买汽车的扩张后,到现在都或已停止业务或进入停止发展阶段。这些国际巨头,在国外动辄几十万辆车,在机场等地开店,满足商旅人士租车需求。国内也有多家类似的租车公司,但成功的都很少。
尽管国际巨头的失败有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汽车市场小和汽车价格高等原因,但实际上不管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巨头,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将中国的租车业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租车业进行简单的对比,并得出中国租车业正在按欧美发达国家发展路线走的简单结论。
欧美自驾车租赁市场主要的客户群是有车族,每日开车,而在搭乘飞机出差或旅行时希望继续开车的人士。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美国这种汽车普及率高,公路发达,公共交通差,路标指示清楚,汽车便宜,二手车市场发达的地方。
中国的租车市场客户主要为:
*小企业业主:无钱购车,但商务场合需要车。车在中国仍是身份的标志,在国外不是。
*近郊短途旅行:无车,但喜欢周末在近郊旅行租车的。国外人多半都是开自己车近途旅行。
*个人取得驾照后,购车前,需要练车。中国城市里路况的复杂程度,也不是欧美国家能比的,使练车显得尤为重要。
从上面不难看出,租车者的共同特点是,租车人经济状况一般,无车,在本地或邻近地区用车。他们对车况要求可能不高,但对价格要求很高。100元一天租夏利,可能比400元一天租帕萨特更符合市场要求。这与西方有车一族异地租车的情况很不同。
遗憾的事,不管国际巨头还是国内巨头,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点。他们不仅忽略了租车业主流客户:本地经济状况一般人士的租车市场(尤其是周末时),也高估了异地租车市场。中国劳动力便宜,各地自行开车困难太大(如路况差,指示不清,发展太快所以外地人容易转晕),所以商旅人士往往异地需要代驾服务,即汽车+司机,异地旅行时也往往包车(车+司机)。所以当你看到很多租车公司将与航空公司和酒店合作作为主要推广手段,或在机场开价格昂贵的门店,自然会觉得他们是在浪费资源而不能取得效果。
尽管国内外租车市场名字相同,但实际几乎完全不同。照搬国外经验的国际巨头和国内巨头,连年巨亏,也不足为奇了。
中国自驾租车业的业务模式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