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签抢购:买房就像买白菜


 

抽签抢购:买房就像买白菜

——强烈的通胀预期正在膨胀经济泡沫

文/董登新

  武汉晚报报道:酷热七月,往年通常是楼市最冷的时候。然而,2009年7月31日,武汉房市再次上演酷热难熬的一幕: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楼三个大厅里,2000多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买房抽签的结果。不过,大家不要误会,这次抽签抢购的不是“经济实用房”,而是纯粹、普通的商品房。

  这样的场景正在武汉多个楼盘上演:次日开盘,头天就有人连夜排队待购,更有不少楼盘火爆万分,以致于开发商不得不采用抽签方式决定购房者名单。例如,汉口同安家园这次共有320套新房开盘,结果就有713人登记并缴付了定金,最后开发商只得采用摇号方式选择买主名单。

  “买房就像买大白菜”,如此气魄宏大、如此声势壮观的场景,您在2007年见过吗?现如今,究竟是人们“不差钱”、“钱太多”,还是房子真的太便宜?是买房,还是炒房?难道真是如今的股市已炒无可炒、走到了尽头?抑或是股市热钱开始涌向房市疯狂?

  我们不得而知。2008年的大危机,世界各国向市场注入了太多的流动性,各国都在争相“以泡沫应对危机”,在这样的“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也不例外。

  2008年底,央行连续四次降息,中央政府强力推出4万亿巨额投资计划,2009年上半年7.4万亿新增贷款高调出笼,在外贸进出口大幅负增长的情况下,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居然暴增1778亿美元。赤字财政与廉价货币释放出了天量的流动性,过剩的流动性如果不能导入实体经济,则必然造成实体外流动性泛滥之势,锐不可挡。于是,流动性泡沫不仅淹没了股市,而且正在向房市蔓延。

  2008年10月28日,上证综指探底1664点,庞大的“救市计划”终于让中国股市率先企稳,并开始强劲反弹。

  2009年3月9日,当世界主要股市一起创出本轮熊市最低点时,中国股市却已经连续反弹了4个月,反弹最高点为2402点,累计反弹幅度高达44%。这就是逆世界而动的中国股市!

  2009年3月中旬以后,伴随着世界主要股市企稳反弹,中国股市更是一路狂飙,不眠不休、马不停蹄,一口气连续疯涨4个月,并不断攻克2500点、3000点、3100点、3200点、3300点、3400点关口,其间股市拒绝了任何形式的调整,目标只有一个:不断向上!

  截止2009年7月31日,上证综指最高上摸3454点,自1664点以来,8个月累计涨幅高达108%!名列世界股市反弹涨幅第一位!深交所A股平均市盈率从不足15倍抬高至目前的42倍,相当于香港主板平均市盈率的三倍!

  目前,沪深A股动态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股票已占54%的比例(含亏损股),5元以下的股票寥寥无几,4元以下的股票仅剩唯一的一只超级垃圾股!垃圾股股价全部翻番,大多数股票涨幅都在3——10倍之间。

  私募与公募资金暴炒新股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新股申购中签率依然维持历史格局——罕见的超低,新股上市首日暴炒更加疯狂,新股涨幅高达100——300%已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中国股市再次步入“捡钱”效应开始显现的最后疯狂阶段,就连实业家们也开始动心神往了。不过,心动不如行动。当新股民和实业家们开始涌入股市时,那些久经考验的私募及老股民们可能正在准备“搬家”——前往房市热身,以期在房市保住股市战果。

  就在中国股市鏖战最酣之际,2009年6月,一些“专家”尚在预测中国房价还要下跌50%,更有人将今年6月初万科王石关于“当前房价维持不住”的言论当成语录,大肆宣染“王石说房价还要下跌”。其实,这只不过是人们自欺欺人的一厢情愿!

  实际上,就在中国股市已近翻番的情况下,今年五、六月间,中国房市悄然揭竿而起,随着成交放量,房价开始出现报复性上涨,这既是对股市泡沫的有力回应,更是对通胀预期的害怕与担忧。然而,股市暴涨,不会有人骂;股市泡沫,也不会有人害怕;甚至有人主张用股市暴炒来吸引巨量流动性。

  不过,唯有房价上涨,不得人心。因为房价不该上涨的理由很多:房价上涨,穷人无法活;房市泡沫,银行贷款风险增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买房人总是一路骂、一路买。目前,在大都市,许多三口之家大多拥有两至三处住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至于说有钱人,他们不在意住房有几处,既可以是八套、十套,也可以是豪宅一幢,价值上千万。

  房产——虽然税费多如牛毛,但它作为一种可继承的不动产,极具长期投资价值。房产——既可自住,也可他租,更可疯炒;既可花自己的钱来买,也可借银行的钱来购;当然,房产也可作为显摆,或是作不动产世代继承,更何况中国目前尚无遗产税或馈赠税。

  最后提示:危机时期(危机过了吗?),信心是第一位的。以泡沫应对危机,只是权宜之计。然而,流动性泛滥与严重产能过剩并存,必然导致游资横流、泡沫飞扬、投机猖獗,这是我国宏观政策目前面临的最大抉择难题——GDP如何在泡沫中“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