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专业镇域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一些市场经济活跃,交通、通讯比较发达的地区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也称集群经济,具有小产品、大市场,小企业、大产业的鲜明特征。近10年来,广东鹤山大力推进产业集聚,走出了一条集约化发展之路,有效地促进了产业提档升级,培育了特色经济板块。制造工业人物罗百辉认为,这是一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鹤山经济竞争力的成功之路。
一、产业集群基地发展规划
鹤山“十一五”规划报告中说,鹤山目前已形成三大产业集群:制鞋产业集群、五金及卫浴产业集群,印刷产业集群。
鹤山市制鞋业产业集群效应明显,是“中国男鞋生产基地”。目前形成以沙坪街道办、雅瑶镇、古劳镇、共和镇为主的特色产业带,男装鞋品牌在国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企业拥有先进生产机械设备及成型流水线。从原辅材料、产品研发到生产成型;从机械设备、模具、配件等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营销网络从物流、销售到专业市场、产品展示;从产品质检、检测包装到出口报关等,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配套产业链,产业特色鲜明,规模经济明显。
五金及卫浴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址山镇,总共发展历史只有短短10年,却有五金及卫浴企业200多家,形成了“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卫浴机械制造终端产品产销”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呈现出较强的积聚趋势和较好的发展前景。
印刷产业主要分布在古劳、雅瑶两镇,2006年获得“中国印刷产业基地”称号。目前,全市共有印刷企业196家。2008年全市印刷产业总产值33.7亿元。出口总值2.59亿美元,出口总值位居全省第三,全国县级市第一。印刷业界的两大巨头——投资额达15亿港元的鹤山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和投资额5亿港元的鸿兴印刷(鹤山)有限公司均落户鹤山市,其中雅图仕在2008年中国印刷企业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五位。
二、加快现代化工业城建设
在发展壮大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鹤山市委、市政府近年来在引进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等方面狠下功夫,鹤山工业城更是被评为“国家火炬计划江门新材料产业基地”。
鹤山工业城位于鹤山中部,江鹤高速公路与佛开高速公路、325国道交汇处,是鹤山市精心打造的高技术、生态型、环保型、效益型的现代化产业基地,总规划开发面积2.8万亩,现已开发面积8000亩。至今,已引进工业项目115个,计划总投资105亿元。现已投产和在建企业52个。
目前,鹤山工业城中最大的产业是光电产业,现有光电类生产企业30家,投资总额25.22亿元,厂房面积81.2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5035人,2008年实现工业产值57.83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24.9%。规模较大的企业有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世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世运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佳利诺电子有限公司、健豪灯饰企业有限公司、广明源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
鹤山工业城光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家实现从LED芯片研发生产到LED产品应用完整产业链的企业。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3.95亿美元的LED光电项目于3月投产,预计2010年产值将达21亿元,2015年产值可达35亿元。世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容感应产品、等离子光源产品、生物测定产品、酒精电池的高科技企业,是世界唯一一家生产等离子光源产品和生物测定产品的企业。企业总投资1.5亿美元,占地面积200多亩,员工2500多人,今年企业销售额可达10亿元。
三、打造第三方物流中心
鹤山处于珠三角、粤中和粤西重要的物流节点上,随着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的成形,鹤山迎来发展现代物流的历史性机遇。鹤山市委、市政府把握广珠铁路在鹤山设站和南沙疏港铁路接驳鹤山的历史性机遇,以超前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建设一个服务珠三角、辐射粤西、面向大西南的现代物流中心。物流中心最终规划占地面积1.63万亩,内设保税功能区、非保税功能区,总投资超过50亿元。
鹤山现代物流中心的主要特点是依托铁路大动脉——广珠铁路、南沙疏港铁路与海运枢纽港口——南沙港、高栏港及空港——白云国际机场,串联周边港口、码头、机场、铁路、高速、河道等重大交通设施,通过海陆空联程快速通关模式,建立起“没有跑道的机场”和“没有港口的海港”,致力建设成为珠三角的“虚拟空港”和“虚拟海港”,成为珠三角工业原材料、工业制成品的国际性集散采购供应中心。
鹤山建设珠三角“无水港”的概念已得到广州、珠海的认可,目前正紧密商谈如何跨区域合作,推进物流中心建设。“大物流”工程将奠定鹤山成为珠江西岸物流中转站和集散基地的战略地位,并为鹤山发展现代大工业提供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