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季羡林先生联 平仄谈


挽季羡林先生联平仄谈

 

   有一副挽季羡林先生联引人瞩目:
    

      文望起齐鲁 通华梵 通中西 通古今 至道有道 心育英才光北大 
     德誉贻天地 辞大师 辞泰斗 辞国宝 大名无名 性存淡泊归未名
   

    作者自云“下笔时似乎有一种神助”,又在“挽联命意分寸上几经切磋,平仄对仗上数次推敲”,“紧扣季先生的学问、道德、和北大的关系,基本不用什么形容词,去掉了谀词、缛词和溢美之词,也去掉了一般用于哀悼逝者的空话、大话和套话,完全是客观的平铺直叙。力求明白晓畅中优雅精致,朴素平实里透巧思韵味”(《中华读书报》第754期,200985,第5版)。
   

    此联妙处多多,恕不辞费。姑就其平仄等,抄点儿常识,扯淡几句。 
   

    首先,对联要求上下联平仄相反。与律诗骈文一样,虽不必字字相反,但关键字不能变通。以五言为例,出句若是“仄(可平)仄平平仄”,对句则应是“平平仄仄平”。而此作上联第一句“文望起齐鲁”是“平仄仄平仄”,下联第一句“德誉贻天地”是“仄仄平平仄”(“德”是入声),即使对联的平仄要求稍宽,也显然不对榫子。 
     

     其次,上下联各有两小句以上的,其前面各句末字须与最后一句末字平仄相反。此作是各六小句,末字应为平(可仄)平平平平仄对仄(可平)仄仄仄仄平,却成了仄仄平平仄仄(鲁梵西今道大)对仄平仄仄平平(地师斗宝名名),兀的忒也宽了。 
    

    再者,对联用字忌重复。此作“大”字三见,略嫌疏脱。又如“名”字,单看“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运用重复手法(此重复非彼重复),饶有韵致;但从整体看,定须有结构相同的出句,它才可成“活法”。另外,“北大”而对“未名”,不亦合掌乎? 
   

    好在林妹妹说过,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注:本篇博文由好友张扶直先生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