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讯)由新西兰国际财团主办的《陈老铁中国文人主义油画与前卫水墨展》于2009年5月在新西兰首府奥克兰市成功举办,来自法国、德国、奥地利、俄罗斯、美国的艺术收藏人、商界富豪、皇室贵胄,以及新西兰本地的艺术投资人莅临展览,全部收藏了陈老铁的当代油画作品,一周内成交金额近1600万元,为今年低迷的当代艺术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展览也是陈老铁油画艺术生涯的成熟期作品首次亮相海外的重大展览,共展出陈老铁油画代表作品16幅及部分水墨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油画和先锋水墨的最高水平。本次展览作品是反映了中国近10年来中国社会精神层面发展的主流,从这些创作中不仅能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艺术家在反全球化和反新殖民主义格局下的积极探索。该展览由受到了新西兰主流艺术评论家和欧美高端艺术品收藏人士的高度评价,专家认为陈老铁以中国文人精神为内核的油画保持了中国文化的独立性,也彰显了保护动物的国际理念。
陈老铁是当代著名先锋派艺术大师,张力表现主义画派的开创者及领军人物,其油画及水墨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国内诸多学术批评家评价他是中国书写表现主义的“三驾马车”之一,“三驾马车”是指陈老铁、周春芽、曾梵志。评论家认为这 “书写表现主义”在学术深度上已经全面超越“泼皮现实主义”的艺术水平。
以学术地位和水平决定艺术品的价值,始终是国际艺术市场遵循的规律,早前以张晓刚为代表的“红色波普”在国际市场出现大幅的流拍现象,就体现出了这一点。而“三驾马车”在国际市场已有超过70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处于上升阶段,值得投资者和藏家强烈关注。
陈老铁的文人风格油画继承了中国明清文人画的士大夫精神和笔墨语言,正如韩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光州双年展艺术主持张锡源先生指出的那样,“陈老铁的油画是从传统文人画到现代水墨,又从现代水墨转化到当代油画”。张锡源先生同时指出“陈老铁的当代油画在中国美术界十年后才会被人知道其真正的艺术价值。陈老铁自己亦强调:“中国当代艺术不应忽视明清的笔墨传统。语言即精神,语言即观念,没有中国语言的艺术原创,只能是一堵建立在沙漠上的沙墙。这种文化垃圾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艺术史意义。”
评论家指出,陈老铁的油画不断创造出自己的文化观念符号,视觉样式不断动荡与变化,这与中国国内油画创作不断重复自我的图像观念派拉开了距离。在中国当代油画工厂化车间化批量生产的现状中,陈老铁坚持中国文脉的当代转化。新西兰评论界认为陈老铁油画与曾梵志和周春芽有一致性也有更多不同陈老铁更加强调雄强的油画书写笔法和强劲的视觉冲击及独特的人物造型样式与空间观念符号的组合诉求,陈老铁在油画中继续保持了自董其昌、吴昌硕、黄宾虹的笔法内核,又形成了自己的性情的新书写。
这一次由新西兰著名财团推出的《陈老铁艺术展》还展出了陈老铁部分前卫风格的水墨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水墨的领军人物,陈老铁与美术批评家刘骁纯等在1994年开创了中国艺术史上影响力巨大的张力表现画派,作为这一画派的缔造者陈老铁始终坚持把传统水墨向当代国际语境转化,张力表现主义画派与实验水墨不同,前者更强调从旧文人画书写向新书写转化与当下文化观念的表达,而后者则放弃了书写仅强调制作,90年代郎绍君与刘国松在香港争论书写与制作的解决之道。历史证明,传统文脉被彻底切割的实验水墨已经走到了尽头,这种简单的缺乏高难度的技法与深厚文化的创新,正成为一种没有生命力的东西。
中国本土文化当代化与国际化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切入国际的重要途径,我们可以看到陈老铁在油画与水墨的深层理念与文脉和当下文化的冲突融合与变革,陈老铁坚持使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并与当下观念相整合,这种创作构架与85美术时期以简单模仿西方的幼稚创作拉开了距离。陈老铁在创作上是十分孤独的,因为中国油画界鲜有他这种从传统水墨到现代水墨,又从现代水墨跳到当代油画的路径转化。我们也看到了书写表现主义这一态势在中国的可能,在陈老铁的油画创新中,深层次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笔法始终是或强或弱的内在组合,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从表层向深层的艺术进程中,陈老铁无疑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相更深层次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新西兰文艺界人士在此次展览上“陈老铁”作品的追捧及展览的空前关注,在以往中国艺术家之中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架上油画低迷之际,陈老铁用中国艺术语言精髓来诉求中国当下的问题与观念,力求使中国当代艺术才能真正形成与西方文化相抗衡的文化优势,这也是陈老铁获得国际认同的关键。据悉作为陈老铁全球巡展的开端,从2009年到未来三年内,陈老铁还将把他的“中国文脉”带给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摩纳哥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国际艺术收藏人。
著名先锋艺术家陈老铁个展轰动新西兰—欧美富豪云集抢购
评论
1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