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教子育儿的实用技巧


 

    日常生活中教子育儿的实用技巧:
l         当小孩子做对了任何事情的时候,不要吝惜对他的夸奖。
夸奖要及时,要适当,要真诚,要动情,要符合孩子乐于接受的形式,不要千篇一律,不要例行公事。“那毛妈妈”告诉我,小“那毛”每天都经常受到上百次的各种夸奖:
自己起床穿好了衣服——“真棒!”给他个响吻。
自己吃完了饭——“好宝贝,可以去玩了。”摸摸小脸蛋。
画了匹大马拿给妈妈看——给他一个热烈的拥抱:“这么棒的小伙子,画得太好了!”
l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过分的夸奖也会适得其反。
心理学家基那特的研究报告指出:“幼儿过度受到赞赏时,会由于怕暴露了自己的不值得赞赏而感到不安。”此外,过分的夸奖还会使孩子有任性的倾向。这就是为什么说夸奖一定要适当的道理。
l         孩子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之后,夸奖就应该逐渐“淡出”,以防“捧杀”。
孩子有了出色表现,你应该对他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以免孩子自满。这种情况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老人家的谆谆教诲将让你的孩子受益终身。
l         忘了是谁说过的:上帝给了人两只脚,一右一左(right and left),而不是一对一错(right and wrong),我们正是左一脚右一脚地摇摆着才能前进的。
所以,没有以不变应万变绝对正确的教育方法,必须得因时、因地而制宜。当孩子自信心不足的时候,需要赞美她、鼓励她,让她骄傲起来。但如果孩子已经过分自满骄横跋扈了,一定得坚决打击她膨胀的虚荣心,让她谦虚一些。
l         让孩子习惯说“我自己来做”、“我自己来想”。
不要越俎代庖地包揽她的一切事情,不要直接地告诉她任何简单的答案,要让她养成独立操作、独立思考的习惯。当她习惯了这么说,她才会习惯这么做。
l         偶尔在孩子面前卖个破绽,犯点小错误。
故意让孩子发现,并且指出来纠正父母的错误,他定会非常得意。通过这种办法建立起来的自信心,是别的途径所不易替代的。
l         “一专”可致“多能”。
如果能够先培养孩子有了一技之长,则对于树立自信大有裨益。“一专”既长,“多能”也就好培养了。
l         出其不意的夸奖能够使孩子信心倍增。
这一条尤其适用于对夸奖已经麻木的“好孩子”(表扬他的弱项)和很少受到表扬的“坏孩子”(表扬他偶尔做了点好事的时候)。
l         不仅仅要当着孩子的面夸奖他,在背地里、在别人面前也要夸奖他。
只要父母坚信孩子是会成功的,并且让他自己也这样坚信,那么他就更接近了成功。当然,切不可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咬定自己的孩子就是好,错的也是对的。要挑出他的优点来强化之。
l         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上来就是劈头盖脸一顿数落。
要首先肯定他做得正确的地方,消除其反感和反抗心理,然后安慰他:“如果再稍微注意到这里,你会做得更好的。”引导他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从而减少下次犯错误的机会。心理学上称之为“感化=>说服=>感化”,就是说要想更好地说服别人,最好先把他感化“搞掂”。
l         责罚和谩骂不是教育。
要指出孩子的错误,首先要让他学会“换位思维”,换个立场想一想,换个角度看一看。一味的斥责、命令都是起不到什么好作用的。
l         用父母的权威去压抑孩子,会使孩子放弃使用自己的脑袋。
以斯巴达、普鲁士等为代表的军队强调长官的权威,目的就是在于压抑士兵的头脑,使之变成没有独立思想、只有长官意志的战争机器。对孩子滥用权威的父母客观上也是在将孩子训练成没有脑袋的机器。
l         不要命令孩子运用他自己的头脑思考,向他提出适当的问题更好。
l         “谦虚”也会使人落后。
这与“骄傲”使人进步的道理相同,效果相反。不要抹杀孩子的任何进步和成就。
l         同理,不管孩子长得好不好看,都不要批评他的长相。
对自己的长相没有信心的孩子更容易成为“追星族”,那意味着弱智和不可理喻的趋势。即使你也许并不嫌弃丈夫眼睛小,但你的孩子却可能因为这像爸爸的小眼睛而自卑。
l         不要让孩子仰着头跟你说话。
你应该弯下腰或蹲下身去,让她的目光能够平视着你。孩子可以和你平等地对话,才能够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
l         别把你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别以为你比他更了解他自己,别以为你为孩子设计的未来就不可能是愚蠢的,别强迫他去为你实现理想。孩子的未来不是你现在一厢情愿就能够限定的,千万不要自作聪明。你的责任,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你或你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