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精英俱乐部首届沙龙
参会嘉宾:
李从选 医药行业著名专家
朱守惠 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副会长
黄作钦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
刘翼峰 上海九州通医药商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代 航 上海医药流通研究所专家
陈春华 上海复星连锁药房副总经理
邢培旺 长甲集团营销副总经理
揭 涵 珠江商学院董事长
马乐新 广东长昊药业董事长
罗冠雄 贵州百灵大区总经理
薛 强 联合赛尔市场部经理
汤国平 上海海虹巢湖今辰药业营销总监
李秉彧 PTO药店贸易联盟营销总监
文雅萍 贵州百灵上海兼浙江省级经理
曹志云 和黄药业市场部经理
尹海民 海飞医药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
陶京来 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业务运作经理
钟德鸿 俄罗斯国际文传社
吴惠云 华佗医药网总经理
张继明 桑迪营销咨询机构首席咨询官
2009年6月25日,中国医药精英俱乐部CME20首届精品沙龙于25日下午在上海黄浦江畔成功举行,沙龙得到华源医药网、贵州百灵驻上海办事处的大力支持。
医药行业著名专家李从选、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副会长朱守惠、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黄作钦、上海九州通医药商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刘翼峰、上海医药流通研究所专家代航、上海复星连锁药房总经理陈春华、桑迪首席咨询官张继明等20位医药行业精英出席沙龙,就后“医改时代的工商搏奕与新药普药推广”话题展开激烈探讨。
沙龙由文雅萍小姐主持,参会嘉宾分别从医改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的影响、工业与商业怎样合作更有效、医改后新药推广的难点与重点几个角度深度剖析医改对企业的影响及企业未来的发展与规划,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分别发表了观点:
李从选:新医改政策出台后,对工业企业影响较大,从三个方面分析:一、市场细分,外企、国企市场的细分;医药流通、普药和医疗器械市场的细分;国有大中型企业与小企业的细分。二、工业、商业、连锁都将面临洗牌,实力差的企业将会被淘汰。三、由于国家对产品质量、税票的把控、GMP、GSP规范,市场将逐步趋于规范化。总体来说新医改后市场扩容,企业应该随时跟进这种变化,不断增强企业自身的实力,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朱守惠:医药行业从商业角度来划分,可分为批发、零售两方面,据统计表明,商业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从医保定点来看,总量略有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从整个药店药品供应来看,零售行业每年逐步递减,总的从药店销售来说呈上升趋势。从药品批发来看,上升速度较快;从政府政策的执行来看,对国有大型企业是利好,对小企业、实力弱的企业却存在危机。从新药推广来说,国内生产企业对新药研发方面的能力较薄弱,企业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特殊品种差异化营销,才是国内企业该走的路。
黄作钦: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新医改形势驱动下,国有化商业企业发展和扩张速度较快。国企不光靠政府扶持,也在加强自身能力,而小型企业、实力弱的企业将会遭到淘汰。新医改的细则正陆续出台,现在每个区域对新医改政策的理解各有不同,所以现阶段企业应密切关注并参与到当地政府的政策解读和制订中,让形势更利于企业发展,才是我们现在该做的。
刘翼峰:医药流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拿到配送资格,如果取得了配送权,有厂家的支持,这是企业能够持续的走下去的资本,也是企业生存之道,这些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大部分市场都转移到拥有配送资格的公司,小企业将慢慢被淘汰。医改对于我们商业来说,是国进民退,不过国进民退只是暂时的,我们只有用自己的勤劳踏实,一步一个脚印,做到不被社会淘汰,促使企业生存以后才会有大规模的发展。
代航:自医改政策出台后,医药批发企业国进民退趋势比较明显;零售企业恰恰相反,呈民进国退趋势。而业内主流媒体、行业内专家过分分析市场化,普遍忽视医改走向,对公共产品却认识不足。工业、商业企业方面也都意识到,与其进入基本药物目录,不如退出,这样将可以保证企业更大的利益。
陈春华:医改出台后,对工业企业来说,不做应急反应,不要为了医改去讨论,应该以常态应对,顺应市场,找到企业自身的规律。对企业来说还是应该加强企业自身的实力,可以从两方面来谈:研发和营销,中国制药企业在研发方面略显薄弱,大多数企业更多注重营销问题,却忽略新药的研发。另外,针对医改政策,企业要对未来作出预判,从长远来角度出发。新医改出台,将加速弱小企业的淘汰,让有实力的企业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市场将会无限大。
马乐新:新医改政策出台后,从各地执行力度以及国家投入力度来看,医改方案大概还需要10年左右才会落实。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有、大型企业将会占据主要市场,而小型、生存能力弱的企业将面临淘汰,预计第一阶段将会有15%-20%的商业企业遭到淘汰,80%的企业存活下来,第二阶段将还会继续淘汰。
罗冠雄 :中国药品生产企业,大多是普药生产企业,普遍处于无品牌、无规模、无产品资源的状态,新的医改政策确定后,可能会对药品生产企业以及其配套企业冲击较大,很多没有规模优势、没有品种资源以及缺乏营销能力的企业将会遭到淘汰。
薛强:现在的生物药产品在行业中是高端产品,普遍的推广渠道是走医院,做学术推广。从个人观点来看,医改对我们影响不大。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对政策执行存在差异性,导致本次医改很难对整个医药行业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决定了哪一块的利益被削减掉了,肯定会从其它环节中拿出更多来补贴,所以大家最后博弈的结果,利润总额不会变,只是产业链某个环节的利益重新被再分配而已。
汤国平:新医改后,不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商业企业,都不要期望在短期内对企业有多大提高,还需要靠企业自身的不断提升,才不会遭到淘汰。另外,对工业企业来说,市场的整体蛋糕在增大,关键在于你占有的份额多少。工商合作的关键在于利润的合理分配以及更加默契的合作。
李秉彧:政策出台后,国家施行药品零差率政策,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影响到很多药品零售企业,很多零售企业都把战略重心下调到县级市场。所以不管政策如何变化,企业只要顺应市场规律,加强企业自身的能力,以静制动,才是上策。
曹志云:基本药物目录从短期来说对企业没有太大影响,从工业企业来说,企业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如果政府把利润空间挤得很小,但最后利润非常低,企业不会做。另外,产品方向要对路,要么紧跟国家政策,如基本目录、医保、新农合等导向,要么远离政策控制,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张继明:此次筹办中国医药精英俱乐部沙龙,旨在搭建医药经理人平台,建立企业间沟通桥梁,汇集国内众多医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构建人脉网络。在这里,每位参会嘉宾都会成为演讲嘉宾,成为主角。大家在相互交流中碰撞,畅所欲言,共同为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献计献策。
最后,参会嘉宾自由交流、互换名片并合影留念。沙龙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下期沙龙活动将于7月中旬举行,入会人员正在报名与审核中,希望各位医药界精英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