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创造”、“我验证”


 

制度的调整都开始于个体的努力。

任何制度都有其存在的周期性,也都有其应用的条件。当环境或者人们的认识发生变化时,当既有的制度不能够适应新的主客观要求时,首先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人群,将率先做出某种判断和调整,这样的人群将成为制度调整的推动力量。

具有前瞻性的个体,通过个人的努力所获得的经验,将成为新制度的内容来源,更将成为推动制度调整的动力。

      制度是人们经验和智慧的载体,是总结工作方法有效性的重要形式。所谓新的制度就是要修正既有的制度,就需要在旧有制度中添加新的内容。如何修正?添加什么?这些都需要具体的实践和智慧。而这些实践和智慧的具体内容将主要来自于具有前瞻性的个体努力。

推动制度调整的个人努力,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需要不断提高目标的清晰度,尽可能减少对立面。

首先推动制度调整的个人,一定是具有超前意识的,一定是相对积极努力的,从而也就构成了他们与一般人之间的主观和客观差距。但是要想使改革的努力获得预期的效果,就需要不断提高目标的清晰度——改革的对象是制度,而不是具体的人。只有尽可能减少对立面,争取更多的改革支持者,才能够最终获得预期的改革成果。

适度超前于制度调整的个人努力,对于个人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旧制度中寻找新制度的萌芽,在旧的评价体系中忘记自己的利益谋求新的变化的人是值得人们尊重的。在承担相当风险的同时,这些具有前瞻性的个体,也能够获得某种收益——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高自身能力之后的喜悦;在新制度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使自己和更多的人的利益能够在新制度下得到更全面和更持久的保护。

没有制度保护,甚至是在既有制度的极力限制下所实施的个体努力,其实践者个人需要首先保护好自己。

丧失进行实践的机会,丧失在制度调整过程中的话语权,不仅是实践者个人的损失,也是改革整体进程的损失。在没有制度保护的情况下,在受到旧有制度极力限制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妥协保护好自己是完全必要的。实践者个人没有保护好自己就意味着放弃继续实践的努力,就意味着更大程度上的妥协。

 

 

 

m          制度调整需要过程和时间

 

任何制度的调整需要过程和时间,有最初的“试错”的阶段——属于摸索方向,在行动前难以判断结果的阶段;和过程中的“试对”的阶段——了解了改革的基本内容,进一步提高各项措施的有效性的阶段;以及最终的总结和推广的阶段——使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方法得到最快和最广泛的传播。具体实施这些努力,逐一实现这些效果都需要过程和时间。

尤其是从系统的高度进行的全面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努力所面对的是“一张陌生的脸”——不知道新系统的运行情况和可靠性,属于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这样的改革所需要的时间更长,过程更复杂。积极推动制度变革的人,积极参与制度调整的人都应该在这方面有充分的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这样的思想和心理的准备主要包括:对于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复,给予足够的预见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参与者认识的不一致性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做好充分的准备;对于不配合、不支持、甚至是反对的人给予充分的理解并做好充分的准备。

 

 

m          个体提问水平的提高对制度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其实不只是教育领域的改革,还包括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甚至是历次的革命斗争中,要想获得最终的成果,都不能够忽视青年的作用。教育领域深层次的变革,其成败关乎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其成败关乎民族的兴衰。在这样的变革中青年人应该体现出其特有的使命感、责任感,在这场深刻的变革过程中积极地积累方法和技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场深刻的变革,所围绕的核心是人们思维的革命。在不断提高思维质量,建立科学思维体系的过程中,有许多现在人们还不了解的事物,有许多人们尚不掌握的规律,甚至是尚未接触过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整制度需要更多的新内容——这些新内容无一例外地将源于先行者们的实践,来源于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新方法,积累的新观念。这一部分人的努力是改革的原动力,这一部分人的实践成果将成为改革最终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因此,需要特别提醒一点:不论是青年学生,还是青年教师,因为社会经验的不足,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时,可能一时难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请这些肩负着重大使命的青年们一定要注意必须保护好自己,铭记这样的真理:小的退让是为了更大的进步,小的妥协有时能够获得更大的支持。

上述这一点也将是这些先行者们积累有效方法,提高智慧水平所需要的,是他们不断提高目标清晰度,逐渐成熟起来最好的证明。

 

 

m          个人有必要掌握化解矛盾的方法

 

没有制度保护,甚至是在旧制度的极力限制下,率先努力提高自己思维质量,或者帮助他人提高思维质量的个体需要独立面对各种可能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不论是青年学生,还是青年教师,在完成个人努力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自己。这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这场深刻变革所需要的。

在没有制度保护下的个体努力,虽然将面临很多的矛盾和冲突,但也有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小阻力,化解冲突。比如以下的4点就值得注意:

第一点是态度。

在自己已经十分清楚自己与对方在思维能力上的差异时,是不是还有必要一定要在态度上显示一下胜利者的光荣?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请记住,谦逊的态度比骄傲的态度更具有影响力。

第二点是语言。

在自己已经非常清楚对方不能够给予自己帮助,回答出自己的提问时,或者是已经十分明确对方的能力不适合再进行探讨如此深奥的问题时,是不是真的有必要用直接的语言指出对方的错误和无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请记住,谁也不比谁迟钝5分钟!使用过激的语言或者是嘲弄的语言,只能够起到一个作用——激怒对方,为自己增加更多的对立面。

第三点是场合。

如果必须指出对方的错误,甚至是必须纠正对方的错误,那么一定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完成吗?一定要使对方感到十分的难堪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请记住,改革不是针对具体的某个人,纠正错误的目的更不是要培养一个自己永远的敌人。所以,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是必须的,也是自己思维能力提高的直接表现。

第四点是妥协。

认为实现进步只有一种的方法,或者是认为妥协就意味着倒退的想法,都是天真的和不成熟的表现。有时候部分的妥协可以换取更大程度的进步,小的妥协能够赢得更大范围的支持。请记住,一味地强调科学性而忽视人们认识真理的过程,将最终葬送科学性,因为从宏观看,科学毕竟是服务于人类的,而不是主宰人类的;从微观看,得不到人们的支持,无法实施的科学手段是没有意义的,至少在无法实施的期间内是没有意义的。

除了以上所述的4点以外,积极推进改革,努力建立自己科学的思维体系,不断提高自己思维质量的先行者们,还需要将这个过程看作是自己积累实力的过程。在学校制度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应该努力创造其他的,有利于自己成长的空间和营养——从更多的层面深入接触经济和社会生活,为自己寻求新的信息源——网络、咨询(资讯)、书籍等,并扩大自己的交友和交流的范围,最终实现更大范围和更现实的自立和自我价值——用实际的成果证明自己创造财富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创造财富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两个方面。没有高质量的思维,再怎么行动也难以取得预想的效果;没有勇敢而持久的行动力,再好的构思也只能够是纸上的规划,而不可能达成实际的效果,形成最终的财富。

因此,率先努力提高思维质量的人,需要实现这样的转变——从简单“我想”到关注“我是怎么想的”和“我怎么想更有实际意义”;从简单“我做”到研究“我是怎么做的”和“我怎么做更容易实现目标”;最终进入“我发现”,“我创造”,“我验证”的状态,树立经常自我检查“成长系数”的意识,获得提高“成长系数”的能力。

如果是改革方案的设计者,在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面,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当事人没有对改革的目标、意义、方法有足够的理解和认同时,就不应该将相应的工作交付给这样的人。因为,没有形成相关认识的人无法独立执行,更无法自觉执行,而在调整教育核心价值的初期,在需要摸索提高思维质量、提高提问质量的有效方法的阶段,不是自愿自觉的努力是难以获得任何的成果的。所以,在设计改革方案的时候,需要同时关注“需要由什么人完成具体的工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