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的目的在于维护某种秩序,推广某些经验。另一方面制度还有期待——期待被突破、被发展。而要做到后者就需要理解制度的核心要求。 我至今难忘燕山A酒店的“ 八年前,一次在燕山A酒店的大堂酒吧消费时,因为服务问题与当时的服务生发生了口角,看到对方越来越无礼的态度,我也有些不理智了。于是用自损形象做代价,希望也让对方难堪——脱下右脚的皮鞋,将右脚放到了旁边的椅子上,并宣称对方可以叫来保安把我“抬出去”,或者“打出去”。 从制度角度讲,当酒店发现一些当众滋事的客人时,当然可以找来保安解决这样的问题。可是当时,如果在燕山A酒店的大堂里,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我相信酒店的声誉会遭到很大的损失,因为毕竟是对方首先在服务上出现问题,并且强词夺理。 此时,“ 我当时已经很惭愧了,就算没有后面她说的话,我也会把脚收回来,并穿上皮鞋,然而她后面的话让我更加感动:“先生,我相信您并不习惯在公开场合保持这样的坐姿……。”在那一刻,我瞬间地恢复了,我习惯的坐姿。 我惊诧于面前这位 如果没有“ 用类似“ 酒店如果多一些“ 这里还需要再补充说明一点,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再一次去燕山A酒店时,在大堂的酒吧里没有找到“ 想一想,如果仅仅从表面上去遵守制度,也就是“ 了解维护大堂秩序的相关制度,并理解其制定的初衷——让客户更满意,让客户更舒适……,只有正确地理解了制度的核心要求,才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采取简单的、貌似符合制度要求的行动,也才能让自己的努力不至于得到与制定制度初衷相悖的结果。 任何制度和流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制定者的局限性。伴随着企业和自身的进步,必须对曾经的制度进行调整。不断改善制度流程的关键是,反复对制定的初衷,也就是所要创造的价值和所要维护的利益进行确认。不要用制度作为逃避思考,逃避责任、拒绝进步的借口。因为这样做自己所能够获得的,永远不会有就此改善制度所获得的更多。 富有生命力的制度需要服务于利益;富有价值的制度必须体现于对执行人的服务。理解制度的核心要求,敢于实践,才能不断地改善制度和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