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路在何方?——再论大势催化市场


   2008年,5月12日,中国西部大地震,给中国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大灾难。整个中国举国震惊,举国悲哀!

  这场自然灾害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和不利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对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目前很多人都十分关心的话题。就此,笔者谈谈浅显的个人认识,供大家参考。

  前几年曾写过一篇文字:《大势催化市场,需求促进销费》,其中观点核心为:房地产市场在中国作为一个很有国家特征,地域特性的特殊产业,受制于“大势”的影响特别强烈,特别敏感。这里所指的“大势”即政策,经济和自然发生的变化,变故所带来的影响市场的能力。

  2003年的一场非典(SARS),疫情发生,迅速影响和冲击到人们的生活:大白天街面行人稀少,商店冷清,各售楼部门可落雀,无人问津。连续数月房地产销量直线下滑,楼市可谓胆战心惊,叹声一片!

  2007年8月开始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时至今日,也仅数月之时,从东到西,从南到北,虽说变化不一,但总的三个词:“降温、减速、降价”。房地产市场所受到的影响不可谓小!这已是大势所趋。

  大势对房地产的影响,首先产生在对需求影响,我们知道,市场必须产生需求,才能形成消费,大势对需求的影响最重要是产生对需求心理和消费理念的影响,其后转化为影响消费行为。大势对市场影响的时间、空间、力度又因大势的特性不同而有差异。

  08年是中国经济近几年来最困难的一年,GDP虽连续保持高水准,但这只反映出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水平,经济发展中的质量却不乐观,这主要反映在CPI增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突然暴发的特大地震,对经济的负影响力无疑是雪上加霜。那么,地震发生以后,房地产将受到何种影响和冲击,其发展方向在何方?

  二、多重大势下的房地产市场

  与以往所发生的大势影响期相比较,08年影响房地产市场的明显特征是有多重因素同时发生:有国家宏观控制的政策因素,有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也有众所周知的自然灾害因素,其产生的作用力也就更重于以往的大势影响期:

  1、 宏观调控造成的影响

  08年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是放慢减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固定资产、房地产业投资,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成果,手段就是紧缩银根,央行年内不到半年连续5次的银行准备金率的上调,特别是近日一次性上调1%达到17.5%,及存贷款利息的不断提高,都是中央坚决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以促使房价向理性回归的表现;同时,国家经济实用房开发比量增大。诸多因素使购房期待指数增高,观望人数增加。资料显示各地区近几月无论房屋销售量或房价都出现明显变化。是否“拐点”的争论已无意义,关键是轨迹已经呈现于市场。宏观调控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力降低了人们的购房值数,结果使购房人数减少。

  2、 股市对楼市的影响力

  股市是反映国家经济态势及企业经营业绩的晴雨表,一定时期内股市指数的高低走向,也反映出经济变化的热与冷。中国股市从07年7、8月份的6100多点的高指数下跌到目前的3000多点低指数(上证),可谓是:下跌一半,拦腰宰断,杀跌跳水,心惊胆战。

那么,股市与楼市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股市对房地产市场到底有怎样的影响。笔者认为,股市是一种虚拟经济形态,而房地产是一种实体经济形态,两种经济形态是相互影响,互为作用,股市与楼市两者的影响作用是“同向性”,而非有人士认为的“翘翘板性”。股市与楼市所谓“同向性”就是若股市火爆价格指数上扬,那么,那段时期内房市也必然受其影响,其销售效果见好,市面火热;反之,股市低迷,楼市也冷清。道理很简单,现在股市降至3000点左右,股民忙于解套逃命,还有余钱购房?股市低迷变化会对房市购买力产生影响,股市低迷,购房能力和人数会减少。

  3、地震对房市的影响

  地震作为自然灾害的一种形态,对人类所造成的巨大损害主要是通过毁坏地面设施和构筑物从而造成对人类、生物的生命危害和财产损害,地震造成的对房屋、设施的损害程度远远大于其它自然灾害形态。那么,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对房地产市场会造成和产生怎样的影响?笔者认为至少造成以下三方面影响:

  1) 、大地震将使相当一部分准置业者产生财产风险意识,从而重新认识和评估购置房产和租赁房屋的价值点,形成新的居家观念,虽然通过财产保险(险种有无需了解)或可使一部分人接受,但肯定将有一部分人群转入到租房队伍里去。

  2)、将房地产作为投资的人群也将会有一部份因其风险的不确定性退出房地产投资,选择其它的投资形式或领域。

  3)、由于地震灾害造成的对房屋、设施坍塌进而伤害生命财产的惨烈现状,促使人们特别是准购房群体加大了对房屋设施防震、抗震的能力需求,“安全第一、生命第一、质量第一”已成为房地产业必须面对和重新审视的新课题,在一段时间内由于对以往开发房屋抗、防震质量的担忧,将会减缓一部分购房行为。

  4、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影响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按照一定的轨迹和周期运行,这是客观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市场法则,房地产也不例外,根据最近20年的发展轨迹可知,中国房地产基本是按照五年一周期的上形式波峰运行轨迹在发展,总体趋势是向上运行,但大约每五年一周期就会出现峰顶和谷底,资料显示,以往的峰顶年出现在1992年——1997年——2002年——2007年,按5年一周期推测,房地产的高峰年份理论上应该是在2012年前后。

  其2007年——2012年的变化趁势:(理论走势)2007年高峰,2008年向下走势,2009年底谷,2010年上升,2011年上升,2012年高峰。各种趋势年的走势受上面提到的各种大势影响或提前或延后。

  结束:多难兴邦,艰难兴业

  2008年是一个多灾多难年,国家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绪多困难和问题,需要积极面对并克服,温家宝总理以“多难兴邦”四个字表达出中国人勇对险境,励精图治的决心和毅力。

  2008年也是中国房地产经受严竣考验的一年,是房地产的艰难年,无论是冯仑的“中场论”或是潘石屹的“百日巨变论”或是王石的“ 拐点论”都表达出一个意思,08、09年都将是中国房地产的调整期,市场低迷是调整期的必然反映,但随着宏观调控的目标得以实现,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中潜在危机的消化,随着地产市场新的消费群体的形成,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或许提早在2009年下半年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就会逐渐回暖向上升趋势发展,希望还在,只要能坚持。“多难兴邦,艰难兴业”,艰难在现在,兴业是必然,中国房地产市场明天会更美好!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