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河叙》与《兰亭序》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传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王羲之所书,其书法之佳、文辞之妙,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然而对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历代颇有争议。
图1、王羲之 兰亭序 |
何延之,生卒、籍贯、官职均不详,新旧《唐书》均无其传记。其《兰亭记》一文载于唐·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一书。该文详细记录了“兰亭修稧”、“羲之作序”、“萧冀赚帖”的经过,并准确地记录了该帖28行,324字,与现在流传的《兰亭序》唐摹本无异。
《兰亭序》全文,始见于唐·房玄龄著《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与唐摹本兰亭序帖文字无异。
然而,无论是何延之,还是后来对《兰亭序》作过更进一步考证,并作了专著《兰亭考》的宋·桑世昌(陆游之甥),均未见过《兰亭序》真迹。至清·乾隆帝刻“兰亭八柱”时,只能见到“帝(唐太宗)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何延之《兰亭记》)的“拓本(即摹本)”中名列第三的“冯摹本”了。难怪博学多才的朱(熹)老夫子“亦复慨然有楚囚之叹尔”(桑世昌《兰亭考》)。
疑也罢,慨也罢。然而,即使在唐宋时就不下数十本、大同小异的《兰亭序》摹、临本,总是诱导人们去想象有那么一个“祖本”——王羲之的真迹本。
是不是有一个“王羲之的真迹本”?《世说新语》为我们提供了解开兰亭“祖本”之谜的信息。
《世说新语·企羡第十六·3》:“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又以已敌石崇,甚有欣色”。(《晋书·王羲之传》也有“或以潘岳《金谷诗序》方其文,羲之比于石崇;闻而甚喜”句。)刘孝标注曰:
王羲之《临河叙》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稧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娱目骋怀,信可乐也。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矣。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右将军司马太原孙丞公等二十六人诗赋如左,前余姚令会稽谢胜等十五人不能赋诗,惩酒各三斗。”
《世说新语·品藻第九·57》:“谢公云‘金谷中苏绍最胜。’绍是石崇姊夫,苏则孙,愉子也。”刘孝标注曰:
图2、王羲之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 |
《世说新语》系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主持编写的诸多文学著作的一种。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刘著《世说新语》等)乃纂缉旧文,非由自造。”刘孝标为之作注“博览群书,随文施注,所引经史杂著四百余种,诗赋杂文七十余种”,“于人物事迹,记述更加详备”(周祖谟《世说新语笺疏·前言》上海古籍1993年12月版)。且《世说新语》成书时间与王羲之兰亭修稧相距不逾百年,应该说《世说新语》记述可信。相比之下,何延之的《兰亭记》虽见著述,但其源难考,道听途说或随意附会也未可知。
现在,我们将《临河叙》与《兰亭序》、《金谷诗叙》作比较,就不难看出问题所在。
先比较《临河叙》与《兰亭序》:
两文自始至“列坐其次”处无异,《兰亭序》接“列坐其次”后,即为“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再接“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接下来便是一番慨叹:“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图3、王献之 廿九日帖 |
再将《临河叙》与《金谷诗叙》作一比较:
两文虽非同时、同地、同事,但体例、笔法、文辞均不相上下,只是《金谷诗叙》略详,篇幅稍长罢了。于是便有《世说新语》及《晋书》之“《临河叙》方《金谷诗叙》”、“羲之比于石崇”(《晋书》作潘岳,误。)且“(羲之)甚有欣色”,“闻而甚喜”。
图4、王徽之 新月帖 |
综观三文,当能认定:王羲之兰亭修稧所作当是《临河叙》,而非《兰亭序》,传世兰亭墨迹应另有所本,且非王羲之所书。
这里顺便说一下,从传为冯承素摹本墨迹看,其结体了无章草痕迹,与传世王书区别较大。如“茂”之连带、“殊”之竖钩等均显示了行书的极其成熟,这与王羲之所处时代的书风似不相符。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书风,即便如何延之所言“其时乃有神助”,醒后再书不及的“醉书”,也不能超越时代。
图5、王慈 得柏酒帖 |
欧阳修《集古录》载:“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鞱所发,其所藏书画皆剔取其装軸金玉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遂复流于人间……然独兰亭真本亡矣。”现存的虞摹本、禇摹本、冯摹本均无署记,这说明唐摹《兰亭序》的祖本并未经过内府收藏,其可靠性当然差一等。至少可以说:自晋至唐数百年的时间给《兰亭序》的“出笼”提供了可能。
那么众多的兰亭碑帖究竟出于何处?桑世昌《兰亭考》引钱唐吴说“兰亭修稧前叙(即《兰亭序》)世传隋僧智永临写”之说可供参考。僧智永系王右军七世孙,“颇能守其家法”,居永欣寺数十年不下楼,临写《真草千字文》八百本分送浙东诸寺,故其书“活动宛有回鸾反鹄之意”。纵观书史,自晋王羲之之后至唐草、楷鼎盛,其间惟智永堪称砥柱,“世传”兰亭出自智永,确可细考。
从《临河叙》到《兰亭序》,其过渡的桥梁应是智永。
1997.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