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承担了超主权货币的职责
美元和美国国债本质上组成了复合信用货币的组合,美元成为流通货币,美国国债成为储备货币,只不过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货币不具备保值作用,甚至随着国债数量的不断上升其信用等级逐渐下降,因此美国国债作为储备货币是不可持续的,早晚有一天要被取代(越早越好)。
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元和美国国债这种复合信用货币的组合在世界经济中是如何发挥支配性作用的。
世界经济体的增长,要求世界流通货币美元的不断增加,美元的增加一般要通过美国的贸易逆差实现,即美国生产美元,世界生产产品。由于美元是流通货币,不能保值,美元总是不断流动的,从一个国家到另外一个国家,它反映了债权债务的转移。债权和债务是同时产生的,任何国家持有美元后都会想方设法逃避美元的铸币税,这就存在美国和世界各国一个博弈关系。美元货币持有者一般不会长期持有,除非它愿意接受美元铸币税,结果他们总是会用美元并购、投资、甚至投机。于是美元不断在各个国家之间流转,转来转去必然重新流入美国。原因如下:美元货币持有者投机于大宗商品市场,推高世界通货膨胀,美国可以选择加息,但是这对本国经济不利,另外一个选择就是美国抛售国债,吸收多余的美元,这个方法比上一个要好;美元货币持有者如果找不到投资的机会,又不愿意投机时,最终选择的方式就是购买美国国债。
这样一来美元和美国国债这种复合信用货币的组合的运行机制就出来了,即美国为了维持世界经济的增长,一方面要发放流通货币美元,另一方面流通货币美元不断转化为“储备货币”美国国债,于是世界经济要维持增长,流通货币美元在不断循环,“储备货币”美国国债要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事实上只要世界经济增长,中日持有的美国国债一直在增长(可以找一下繁荣期2000年到2008年的具体数据)。这次美国的救市措施即美联储直接购买国债更能说明这种复合信用货币的组合的运行机制。
因此世界经济的强劲复苏,严重依赖于美国。一方面美国自身经济要企稳,不能过早加息(宁愿用国债吸收多余的货币);另一方面美国必须维持足够的贸易逆差,即美国人要消费,这样可以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充裕的美元流动性以及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拉动力。然后资金继续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流入美国,这就是旧有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
中美之间就是这样的模式,即中国大量顺差得到美元,中国再用美元购买美国国债。
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复合信用货币机制发挥的模式。即世界经济增长使得流通货币不断循环而储备货币会不断的增加。这种模式是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如果破坏这种经济规律就会产生不良后果。
例如美国现在要维持贸易平衡,不再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充裕的美元流动性以及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拉动力,那么世界经济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反过来美国自身经济也会处于低迷状态,世界经济复苏的时间会非常长久。
美元和美国国债本质上组成的这种复合信用货币的组合是不可持续的,美国人不可能永远欠债,无限发放国债,美元危机的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一旦美元危机大爆发,世界就会发生超级经济危机,大级别的世界战争也可能爆发,人类的一场劫难也在所难免。我在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早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美国国债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超主权货币的功能,因此我支持用新建立起来的超主权货币对它进行置换。超主权货币体系是可持续的,因为它由世界各国一起承担而非由美国一国承担。
现在摆在美国面前一个难题是:要么恢复以前的世界经济增长方式,美国人继续大规模欠债,要么建立超主权货币体系(这是一种公平、正义、民主、合理、可持续的货币体系,它不仅会给世界带来繁荣,而且是维持世界经济稳定,遏制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一张王牌,任何国家都会因此受益)。当然还有另为一个选择:即美国维持贸易平衡,还债,世界经济长期低迷,美国国内经济维持15年以上的调整,美国经济逐渐萎缩,直至恢复成为一个正常的国家为止,世界等待中国等新兴市场的艰难崛起,美国最终冀希望由他们来领导世界经济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