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我看到的《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王子鹏

    “美编”(美女编辑的简称)葛云写了篇书评,题目有点大而无当《大哉!荡涤之作》,好在副标题还比较清楚——读“非畅销书”《论语中的行政精神》。刚看时有点奇怪,细看时有点困惑。奇怪的是一个房地产类报纸的“美编”去看这类“难读”而且生僻的书,本人看这本书的书名,首先想到的是上大学时的教科书。之所以后来又困惑了,是因为葛女士虽然对这本书进行了认真的推荐,但笔者还是没有看到《论语》中到底有啥“行政精神”。(注,笔者没看过这本书,因此本文不算书评,顶多算是“书评的书评”。)
    “行政”缀以“精神”,立刻让人肃然起敬。儒家讲究“家国同构”,道家是“身国同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回事。所以一本《论语》能读出多种文本并不奇怪,但读出“行政精神”却需要点功夫。窃以为,《论语》讲述的核心是为人处世之道,即“仁”,而这个道,包含了修齐治平四个方面。仅以治平之道看,至少应该包括执政与行政两个方面。执政是为君之道,其中一个方面又是决策之道,行政是为臣之道,其中重要的是执行之道。目前现代意义上的行政,主要指的是执行之道。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集成了周代的“礼乐”,辅之以自己发明的“仁”,用以调和社会矛盾,以弥补礼乐之不足,从而想继续撑起社会结构不至于“礼崩乐坏”。但是“礼”是硬性的社会等级制度,仁和乐则往往显得不足,两手抓,但常常一手硬一手软,这种偏差常常导致社会矛盾天平的倾斜和倾覆。
    作为孔子学说的主要部分,孔子对社会等级的界限非常敏感并自觉遵守。在今天看来,孔子的言行(参看《乡党》即可)似乎有点过分,尤其是对待上级,“君招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不仅面上马上严肃起来,连走路都要找不着步了。“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太长了,就不翻译了,其他还有很多。这些我可以认为是对上级的尊重和礼仪,但显然有点过分,汉代以后发展到三拜九叩从而达到对皇权膜拜的极致,老先生无疑是有责任的。因为,《论语》中传达出来的这种精神,被后人有选择地放大了。
    不过,作为后世读书人的精神支柱,儒家文化又有其独立精神,这在孔子时代还是比较突出的。笔者一直比较欣赏的是这一段:
    陈成子弒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弒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第二十二》
    这短话是比较直观地能体现孔子“行政精神”的一段。陈成子杀了齐简公,事属“弑君”,理应讨伐。陈恒是齐国大夫,又叫田成子。他以大斗借出、小斗收进的方法得到了百姓拥护,为他后来弑君埋下伏笔。陈恒弑君发生在鲁哀公十四年,这一年是孔子的多事之秋,孔子时年71岁,颜回卒,学术的继承人先自己而去,对老人家打击很大。是年,鲁西狩获麟,孔子《春秋》绝笔。而陈恒弑君这事,对孔老夫子的打击也很大。
    当时,孔子早已退休在家。但弑君这种事在孔子看来是不能不管的。因为孔子做过鲁国大夫,具有这种“行政责任”,也有这种“行政能力”。因此,孔子斋戒沐浴之后上朝,《左传》上记载是斋戒了三天,不过现在看,要是真的斋戒三天,可有点耽误时间,行政效率受影响。
    孔子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孔子自己是尽了责,却把难题甩给了鲁哀公。当时权力已经由天子转移到诸侯,并进而转移到大夫。鲁国的情况并不比齐国好多少。齐国的大夫杀了国君,鲁国的权柄也被孟孙、叔孙、季孙三个大夫把持,孔子要哀公去讨伐陈恒,等于要哀公向“三家”宣战,那等于要哀公自己送死,从这个角度讲,这个建议“不厚道”。
    好在鲁哀公并不糊涂,对孔子说:“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三子)吧。”孔子对这事很尴尬,哀公不能自命三家,这事让孔子很痛心,而自己又要替君传话,等于自己也跟着受辱。所以孔子退朝后自己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这话既是感慨,又是愤懑,又是为自己解释。孔子不愿意去三家,但此时有君命在身,不能不去。但是,显然“三家”也绝对不会去讨伐陈恒,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果然,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后,三家对他说:“不可。”这口气,比国君可牛多了。干脆利落,不容商量。孔子从“三家”出来手,说:“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啊!”这话既是感慨,又是给自己解嘲,并再次给自己的行为说明了理由。
    从通篇看,这次“行政行为”是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行政精神”的体现。既履行了职责,免除了“不作为”的嫌疑(向哀公报告),又保持了自己的气节(国君让我向你们三家报告的,不是我要来),这种精神是认真负责的,但方法和结果显得过于简单,缺乏手段和圆滑。不过,我认为这倒是孔子的可爱之处,按程序、守规矩,这是现代行政行为的重要原则。
    对中国人而已,这种“傻认真”、“死较真”的精神尤为可贵。

    2009年6月23日星期二

附:葛云女士书评原稿

 

大哉!荡涤之作
——读“非畅销书”《论语中的行政精神》

 

    开卷,只看完简序,即明:这是好书;始读,不觉惊艳,但可以循序读下去;读至卷中,几乎字字珠玑,得以感悟深刻;读至后卷,融会贯通,再次称道;掩卷,余香不绝,欲从头徐徐再读之,以修终身,一以贯之。——感谢孔子与本书作者

 

    读书读到欲罢不能的境界不是很难罢!譬如我读环环相扣的恐怖灵异小说,煽情至深的感人通灵文字,让人开怀大笑的喜感作品。。。

    读书读到欲罢不能的境界还是很难罢!譬如我读那些畅销的财经加爱情小说,小资情结浓重的职场空灵文字,让人暗自惊魂纠结不已的官场实录。。。

    “欲罢不能”与“修身养性”往往不可兼得,情绪激动、看得欢实与心灵荡涤、看得深入往往不能同时出现。因为在这个消费世界,书也已经变成快速消费品,有时它令我们充实过了头,看不清方向,纠结得脑袋疼!譬如,时下一股脑涌现的“官场小说”,就如同此前的“反腐小说”、“绝对隐私”系列一样,因为把过去民众以为藏在桌下面的潜规则摆到台面上供大众消费,满足了我们人类从中可以得到快意的窥私欲,并且还能起到某些无以名状的“教科”作用,而大为畅销!骂者酣畅淋漓地骂,赞者无以畏惧地赞,从这个角度讲,这反映了这个社会的疏导是做得不错的,我赞之!

    这些书啊,好是好,终究是让人快意恩仇后,不是心绞痛就是心梗阻,要么就是掩卷即弃。在我看来,消费品而已矣。

    但我要说的是,最近,有一本书令我同时出现了“欲罢不能”、“修身养性”、“情绪激动”、“看得欢实”、“心灵荡涤”、“看得深入”诸多症状,这对我这个书读过一些,久不拾书,管你圣贤、畅销,自知道理懂得一些的人来说,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我竟然与此书有共鸣。

    初拿到此书,其平淡无奇之封面,洋洋洒洒近600页,毫无包装策划之痕迹,把我吓了一下:这是我看的书?又想,难不成也走“国学”、“论语”之热潮路线,却又乏高调策划宣传之勇气?最让人“受不了”的自然是它的书名——《论语中的行政精神》,容易令人心生枯燥之初评判。

    开卷,只看完简序,即明:这是好书;始读,不觉惊艳,但可以循序读下去;读至卷中,几乎字字珠玑,得以感悟深刻;读至后卷,融会贯通,再次称道;掩卷,余香不绝,欲从头徐徐再读之,以修终身,一以贯之。

    不了解作者,照片很儒雅,百度了一下,呵呵。作者为官场中人,我为所谓自由散漫之媒体人士;作者为久经政事、人情世故之人士,我为不好人事、乐于自得之女子。似乎怎么看也没什么共鸣吧,想想我都哑然,可是,我必须说,此书令我很感动,我相信,不惑之年的作者说他写得欲罢不能、写白了头,是他真实的写照。谁说这么主旋律的书,就一定不好看?!

    此书好,数好也不能尽数,如同《论语》之叙述,很多一旦转译,就丧失了其撼心之力一样,我恐怕不能在我这啰嗦乏力的文字里叙述清楚。只能凭心而论,归纳简述几个好。

 

第一好,《论语》再生之美——尽其功全面真实解读《论语》,令人肃然起敬

 

    都说圣贤书,读之者甚众,而今有于丹等大行发扬《论语》精神之功,也有斥其借论语沽名钓誉之批评,这于《论语》之回归都是好事。读完这本书的解读与注译,始理解子贡言孔子“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的评价,其实一点也不肉麻啊。正是论语精神和孔子的光芒,令他所在之世不敢举用他、后世趋之若鹜追随他,不断有人粉饰之,又曲解之。而论语本身的至简语言并无粉饰之嫌,他的弟子也不是为了巩固自己地位,而高抬孔子的形象。所谓日月有日食、月食,但能改变日月之质吗?

    论语之美在于简。说,孔子出言慎,估计老师本来话就不多,论语所记载之,就更少了。但其简之美,令作者在转译时,有的句子不忍拆解。这是言语之美。

    客观之美。《论语》里偶尔流露的圣人的平常心、幽默感,这样的字句都被作者解读得非常到位,甚至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愉悦起来,仿佛看到老夫子可爱的一面。而对于孔子认识的局限性,论语所述不客观、令人费解一面,作者也绝无粉饰。反过来,对于后世解读孔子的断章取义、错误帽子,也会经过充分论证后,给与正名。譬如,后世把孔子作为封建礼教的至高反动领袖,其实不然。孔子不但预见到封建朝代的更替必然,不会维护所谓统治不变,而且,他在很多处强调了礼法虽重要,但重在精神,不是形式。他强调,要做君子儒,别做小人儒。其实,后世多少儒者作了小人儒,把儒家的形式奉为至上,这正是违背了孔子本意的。

    《论语》之美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正是因为作者的解读,我得以体会。

 

第二好,实践精神典范之作——与现实世界结合紧密不牵强,令人每每颔首

 

    《论语》之美源于简,可是这种简令后世解读易曲解乃至误解。从朱熹,到后世之杨伯峻、钱穆,对其中歧义之处的解读多有不同。本书作者难能可贵的是,他在对前世论语解读悉数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时孔子与门徒、公卿、诸侯等对话的背景与氛围,既不粉饰,也不断章取义;再结合现世官场与行政实践,以及现代人生存的需要,用现代人喜好之语言,进行了深刻而具有现实意义的解读。一扫对论语的枯燥干涩解读之弊,阅读愉悦与共鸣必生。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为这是作者通篇以一贯之的东西。

    比如言做人方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说,君子将智慧用于行义之中,小人将智慧用于追逐私利之中。后世依此作为“孔老二”为社会精英阶层服务,崇尚君子、贬低小人的依据。而通篇观之,孔子尚君子没错,但这是他对于社会分工的认识,他把自己及自己的团队作为治世之分工去安排的,而论语里的“小人”从未有确切贬损之意,反而,孔子不但认可对私利的追逐,而且肯定社会大众的私利追求是社会前进的基础动力。这句话,是对社会人分层的客观描述。你可以选择你做什么样的人,孔子自己在选择,也教育门徒必须选择君子而已。作者因此引申到当代执政者如何调动人的“义”与“利”,推动发展。

     比如治世之道方面。古人之世或陋,但智慧不逊。诚然我们不否定易中天老师所言,理想社会或说完美社会应是如婴儿初生一般,无为无欲,顺法自然,天道至上;道丧则仁行,仁丧则义行,义丧则礼行,一代不如一代。可是,难道孔子不知道为至美?那为何还要建立仁礼社会?因为他知天命,人类社会进化到一个状态,不可能会退了,他只是在自己所处的世道,用仁、爱、礼的塑造,追求道的实现。作者通篇对于这些治世之道,对当代意识形态更为复杂的现实之通用性,进行了探讨,没有说教,却很贴切。

 

第三好,人可各取所需之用——执政者、为官者、为民者、旁遁者均可得,令人各悟各道

 

    孔子逝世后又600多年,西方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君王哲学家,马可•奥勒留,他一生的著作为《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代表著作。今天,据说很多修身养性之人崇尚之。吾亦置于床头,作为平生必读之书。放在这里说的意义在于,《沉思录》中关于个人修身之论述,有的和《论语》表达出来的仁、礼、爱有着惊人重合。简单说,比如,做人的安贫乐道,“道不同,不与为谋”,后世的威名何其难也,等等。

    但是,我发现,《沉思录》的气质是隐忍的,高贵的,忧郁的,洁净的,遁世的;《论语》的气质是大众的,积极的,现实的,达观的,出世的。同为修身平天下,不同也。这反映了孔子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思想结合者,他秉持洁身自好,却积极勇赴泥涿,只为践行理想;他赞扬安贫乐道,却主张社会富足,不要归隐无为;他批评现世之世风,却不怨天不尤人,教育弟子改造社会。看完作者的书,我更加觉得孔子不愧于伟人。

    正是论语与孔子这些气质的存在,通过作者20年阅读的心得积淀,从这本书里,大抵每个人都可以各得其所。无论你遁世或出世,你修身或治国,你管人或管己,你爱人与恨人,你都能从孔子的思想里得到释放,即使你面对孔子思想很惭愧,也不会感觉尴尬,你依然可以是你,你悟得的,总会对你有帮助。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我没有一言以蔽之的本领,所以,上述感言只能表达一二亦不足。

 

    人微言轻,但我真的模仿孔子老师的精神,知道不可也为之,说一句,我推荐此书为中国官场必读本,中国自命白领、中产或有志于做白领、中产之士必读本,普通百姓修身、了解中国官情必读本!

    此博纯为有感而发,不屑于读此类荡涤之作者、无法深入读下去者、新潮不领主旋律者,可以不喜,不求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