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催生广告合作新模式:拿产品抵广告费


 

时下正值盛夏,高温天气使人们对水果和饮料的需求猛增。昨天我正打算去超市买一箱饮料回来,没想到刚下楼,碰见邻居正从车上卸饮料呢,少说也有十来箱吧,一见我,邻居就热情而大方地招呼道:“正好,你搬两箱回去吧。正打算敲你家门呢。”
无功不受禄,怎么好意思呢?见我不要,邻居说话了:“这是我单位发的,拿去吧,下个月还有发的呢!”
邻居是国内一家知名网站的员工,上个星期,一家饮料企业到该网站投放产品广告,付款的方式非常特别:广告费用三成从银行打款,七成用产品抵销。
“以前网站是很少答应这种合作模式的,但现在经济危机,企业也难,于是合作就达成了,结果呢,网站又把员工每月的奖金折合成这些饮料发了下来,嗨!说到底,是我们员工掏钱买了企业的产品,真是买的不如卖的精呀!”邻居感叹道。
据邻居介绍,其实不仅是食品厂家,今年一些手机、空调等家电厂商也和网站有过类似的合作,“瞧我这新手机,就是单位发的奖金!”邻居坦言,这种合作方式对企业和网站都没什么影响,尤其是企业,拿产品抵广告费实际上等于成功大批量地销售了产品,但是对单位员工来说,却等于是强迫消费了。奖金如果发现金的话,员工会有更多选择如何消费这笔钱,但奖金变成广告商品后,就只能是被动地使用了。不然,难道还跑到大街上去卖饮料不成?
经济危机下,企业的广告费用大大缩减,这对网站的广告收入也有影响,有企业来做广告,网站自然会欢迎,为了达成合作,网站也会替企业着想,产品当奖金,也未尝不可。于是乎,手头紧巴的企业也可以继续做广告了。而对员工来说,经济危机下,有“奖金”总比没有好。皆大欢喜。
据一位媒体业的资深人士介绍,其实不仅仅是网站、电视台、报纸、甚至公关公司,以前也或多或少和企业有过“产品抵广告费”的合作,只是经济危机下,这种合作方式多了起来,而且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大了一些。但总的来说,这种合作方式并不普遍,否则媒体业就成了产品推销公司,没法生存了。更多的企业还是通过银行付支票或现金的。
笔者认为,企业用产品抵销广告费,实在是一箭双雕之举:既销售了产品,推销了产品,又做了广告,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