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赢之道不在数据(原创)


    “现在就购买圣诞礼物,你将节省100%”这则广告让你觉得商家居然成了圣诞老人,开始免费馈赠了。其实不止广告,很多部门公布的统计数字也常常令人疑惑,因为这些统计数字经常让人感觉哪儿不对劲,比如所谓的某某城市的房价指数和市民收入水平往往偏离了实际情况。类似的困惑常有,到底是我们的感觉错了,还是那些貌似精确权威的统计数字不值得参考和信任,如果是后者,它的破绽到底在哪儿?

偶然的机会在书店看到城市出版社出版的《统计数字会撒谎》一书,该书是根据美国统计专家达莱尔.哈夫所著的《How to lie with statistics》一书翻译来的,译者是我国统计学专家--上海财经大学的廖颖林老师。很快读完了这本书,觉得这应该算是一本统计学普及型读本,达莱尔运用图、表和大量发生在身边的实例,从统计数字的源头出发,把原始数据是如何经过精心挑选内在有偏差的取样、进行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的平均、隐藏一些不便披露的数据等一系列的精心策划,最终得到与事实不符的统计结果,用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从而操纵人们的决策。他在书中告诉我们:统计数字并不总是,或者说大多数时候总是不代表事物的真相,它可以被精明的统计分析者操纵,达到他们想要的目的。在面对这些数字的时候,人们需擦亮眼睛,只需在脑子里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识破并揭穿虚假的统计资料,更为重要的是,在具有欺骗性的数据海洋中找出可靠有用的资料,来指导自己的重要决策。
既然数据常常欺骗我们,那我们最有效的取胜之道是什么呢? 《博格长赢投资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给了我们一些答案,5月底我在接受央视资讯频道采访的时候,正在看这本书,做为“20世纪四大投资巨人”之一;“20世纪全球顶尖基金经理人”之一;“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博格很早就提出:当心金融创新。因为大部分金融创新工具的设计目的在于充实创新者的腰包,而非投资者。它是复杂和昂贵的代名词。博格相信简单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也几乎总是取得长期投资成功的捷径。尤其是这点王国强深表认同。
被人为加工的统计数据不可靠,除非你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对你平时熟视无睹的简单方法的深入灵活运用,或许就是最好的取胜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