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到欧洲法经济学会年会组委会的通知,经过反复讨论(比计划中延迟了半个月),这次论文死亡率为55%,我的文章最后还是被淘汰,但希望我9月份还是要参加,并邀请我做几篇论文的点评,让我迅速回复。
总 结一下,第一,我的题目是谈中国问题,而且是非常专业的问题。而欧洲法经济学会的地域性决定了它更多谈欧洲问题,每年给出的选题大都是以欧洲为主,或者就 是欧美的共同的话题。对于中国的一般问题,有可能还可以接受,对于太专业的问题,他们就不是很感兴趣了,而且一般情况下无人了解也无人能点评。第二,这次 年会在罗马召开,由意大利承办。但各国能发言的人数有限,有比例分配,我还是算意大利名额,但必须照顾作为承办方的几个大学,一下子可供竞争的意大利名额 就减少许多。第三,由于是递交200英语单词的内容摘要,以及4页的大纲。应该说我的表达还是不够充分和完整,不仅是时间关系,还有我个人水平和整体把握 上的差距。
实话说,我4页中用了案例以及我亲自回国调查到的一手资料,以为十分可靠了,但还是落选,这对我还是一个警钟。
可见,中国问题在很多国际场合并不是百战百胜的法宝。国内还是误解了一些观点,以为中国崛起后已经是真正的大国和热点了,其实还是需要冷静反思的!
必须要承认的是,我还是处于国内三、五流的水平!
吴锦宇
落选今年欧洲法经济学年会的反思———吴锦宇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