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目标管理能力的角度看国运
---从易经的角度聊国运之四
田忠国
前三篇文章,我从天道左转、价值目标选择和价值目标支持比率的角度,谈了对国运兴衰的看法,本文从“易经”的角度,重点谈价值目标管理问题。价值目标管理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假以时日,才能逐渐完成。本文也就是拉个提纲,由大家共同探讨。
一,明确价值目标的性质和概念。价值目标的性质和概念,是一个国家精神文化核心在的核心,它承担着凝聚人心、形成国家意志的重大责任。人们知道,所谓国家意志就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就根本没有国家意志可言,而一个国家一旦失去国家意志,这个国家就走上了分崩离析、一盘散沙、任人宰割的道路。由此可知,一个国家的价值目标是容不得任何人挑战或解构的,所以,一个国家必须明确价值目标的性质和概念,并捍卫价值目标的纯洁性。比如,我国的价值目标就是立国思想、立国原则和科学发展观,也就是建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机制和动态均衡,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平等分享创造成果的经济机制。但是,从逯军的言论自由到葛丽英、宋英纪念毛主席遭刑拘事件,恰恰证明我国在价值目标管理上致命的弱点,因为,一方面有人从理论上解构立国思想、立国原则和科学发展观,一方面有的地方或部门,对信奉立国思想、立国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民众实施专政手段,走向了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种现象给价值目标管理敲响了警钟。
二,社会是一个整体系统,其核心问题在于民主政权,但民主政权的核心在于人民平等的政治权利和由此而生发的系统程序。系统程序的关键在于平等、制衡、制约与和平斗争机制。当然,建构平等、制衡、制约与和平斗争机制的前提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因为,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才能确保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机制和动态均衡,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平等分享创造成果的经济机制不被破坏。有学者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专制、独裁,就没有自由。其实,持此论者所谓的自由,不过是想拥有解构国体,剥夺人民群众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的自由而已。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在于确保人民大众的当家作主的自由,不给破坏人民当家作主者的自由。但是,实际上,少数地方和少数官员,却以专政手段剥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自由权利,公然挑战中央决策和价值目标,挑战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离间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而且直接危及到党和共和国的前途命运。
三,前面说过,建构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机制和动态均衡,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平等分享创造成果的经济机制,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价值目标,是立国思想、立国原则的程序机制化。但是,关键问题是如何建构呢?我个人认为,一是要尽快建构网络监督与问责机制。网络监督和问责机制,首先要确立人民群众合法的监督权,只有监督权利合法了,人民群众的监督才具有振慑意义。如果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利不合法,民众行使监督权利时,就会遭到被监督者打击报复,有的甚至利用专政手段打击报复,这是一。其二,应建构监政平台,让民众专门发表监政类或举报类贴子。其三,制定法律制度,严厉打击对监政人或举报人打击报复的行为,并且首先向地方政府的党政一把手问责,根据打击报复的严重程度,给与党政一把手撤职或免职处分。其四,中纪委、监察部负责对贴子的跟踪、调查或责成调查和追责,负责公布结果,对于工作人员未尽到责任的,必须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其五,实际情况与公布情况不符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有人说“易经”是封建迷信,但实质上,“易经”是发散式系统闭环程序逻辑。从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机制上说,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路径叫程序,对程序进行规范,叫制度。有学者认为,程序公平才会有公平,实质上,程序公平的实质在程序性质,比如说,资本自由掠夺的程序,对于资本拥有者来说是公平的,但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不仅不公平,而且程序成了资本自由掠夺的工具。同样,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程序,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是公平的,但对于资本自由掠夺者来说,又是不公平的,因为,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限制了资本的自由掠夺。从社会预测的角度说,价值目标、支持比率实则是古代的一种分阶层分析法。打个简单的比方说,假如一个人想掠夺别人的财富,一共二十个人,其中只有一人能从掠夺中获得利益,坚决支持,其中有十五个人坚决反对,三个人观望,掠夺者的价值目标能否能实现呢?我看难。这就是有人所说封建迷信的“易经”。有序管理源于程序,有效管理来自监督和问责。现在的问题是只有官员对民众的问责权,没有民众对官员的问责权,这就是官员乱政的根本原因。其实,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机制,就是要建构双向问责制,激活官员和人民群众共同的责任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的推进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机制建设,强化价值目标管理,在可以预期的将来,我国一定会步入国运昌隆的时代。
2009-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