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车”宝马的是是非非


当宝马成为中国“官车”,那会怎样?

这不是给高考学生的命题作文,所以不需要“格式化”回答。当宝马一举入围国家公务用车采购名单后,随之引来的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口水战。

绝大多数反对者的声音是,青睐宝马就是不符合国家支持自主品牌的政策精神。而支持者则认为,采购宝马为“官车”又何需指责?况且这仅仅只是进入“采购名单”而已。然而,对于这样的情况,我只想提问两题:第一,政府官员倘若开上吉利、奇瑞就是支持自主品牌吗?第二,有多少高官家中无奔驰、宝马?“官车”只是形式上的转变,本质依旧吗?

这些看似非常有讨论意义的问题,其实只是部分伪爱国人士与真愤青者的臆想。首先,宝马列入国家公务用车采购名单本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最大的意义就是将有可能改变奥迪独统公务车天下的格局。其次,宝马列入国家公务用车采购名单与是否支持自主品牌毫无关系,这绝非是政府采购了合资企业车型就不支持自主品牌。

国内自主品牌,在中高端车的领域几近空白。即便是近阶段吉利、奇瑞动作频繁,那也仅仅只是看上去的美好。在自主品牌的车型技术完全是起步阶段的时候,要求“官车”采购,这是对谁在负责?这点上,品牌形象低端,技术资源缺乏是自主品牌短时间内难以提升到“官车”的根源所在。

再看高官的用车,除去台面上看的见的清一色奥迪,有多少人家中开的可都是奔驰、宝马。公务车采购即便全是吉利、奇瑞,那回到家中还是一样的奔驰、宝马。如果有这样形式上的“美好”,那大家是否又愿意看到?如果这样也算是支持自主品牌的话,那的确是我们生活的太过于阿Q了。支持自主品牌与否,在于政府官员是否真的在实际行动,而不是在“解释”宝马采购与否的是是非非,即便你顺应“民意”加大了自主品牌车型的采购比例,我又不禁想问,这些真被采购的自主品牌车型“使用率”有多高?这又是一个只有形式的问题。

其实说到支持自主品牌,那广大开着夏利、吉利的“黑车”司机才是最积极的分子。政府官员的政策精神固然重要,但更需要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任何事情都是环环相扣的,自主品牌造的出真正的好车,政府官员才真正愿意去使用这些车并且给社会做个表率,政府官员得在政策以及实际行动上支持自主品牌,那样才会有一个好的因果循环。而这绝非是现在的“口号”相传。

宝马进入“官车”采购名单的事情其实本身没有问题,去谈论自主品牌占据此次采购名单几成份额更像是在自我意淫,抛去那些让人容易极端偏见的自主与合资的问题来看待这件事情的话,那又是怎样的观点?

问题的本质在与我们是不是真的有在做一些事情?像是我们所高喊的支持自主品牌;像是我们自主品牌所高调宣言的中国“劳斯莱斯”。当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理论口号的阶段时,这才是问题的真正根源。

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纠结在这样的问题上面而自得其乐。“官车”宝马的是是非非还将继续,只是下一次或许会换个主角,是沃尔沃?是讴歌?或者是保时捷?如若本质上不变,形式上再怎样变化,那是非还是如影随行。

 

文/陈光耀

(本文见报于“精品生活StyleWeekly” 汽车版,转载请注明媒体及作者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