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基本药物目录预计会在4月底面世,但5月底过去,6月底又即将到来,我们依然没有看到这个目录的真面目,这为前期轰轰烈烈的医改大好局面增添了第一丝不安定因素。好在甲型H1N1流感适逢其会,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才没有使基本药物的推迟成为更大的焦点。
作为制药业从业人员,笔者对基本药物目录念兹在兹,不免所思成梦,梦中游历了一遍基本药物制度的起承转合、兴衰交替,一时兴起,暂记录于此,并作警世云:本文纯属虚构,如有巧合,可能雷同。
一、2009年6月2*日,卫生部对全社会发布基本药物目录。目录包含药品500余,其中西药三百余,中药二百余。“地士力”、“同义堂”等知名中药厂家均有多种药品列入目录,遂带动医药板块大涨,并拉动大盘由2850点飙升到3100点。
二、基本药物制度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三个月后,卫生部派多位知名专家到试点地区考察,专家给出的结论为“通过基本药物的推广和应用,有效缓解了广大人民,尤其是广大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证明该制度符合国内卫生事业发展现状,建议立刻全国推行”。
三、半年后,基本药物制度覆盖全国,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均按照卫生部规定比例为患者开基本药物,全国统计医药报销额度迅速提高,为该制度实施前的4倍以上。虽然保障部门被这一重担压得嘴歪眼斜,但卫生部却高调宣布“基本药物制度已初见成效”,并把这一消息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国人民眼光齐聚华夏大地。
四、未几,许多患者发现本来可以以一种药品治愈的疾病,医院却硬要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质药,并告诉患者“其中一种是基本药物,大部分可以报销,你看有多合算”。但患者很快就清醒得认识到,自己比以前没有少花,甚至有时是多花了一部分钱,于是开始骂娘,并有好事者到网络上寻求支持。
五、最先是天涯、凯迪等非主流网站开始出现质疑基本药物制度的帖子,部分素质不高的网民甚至在网上骂人,殃及医生、医院管理者甚至卫生部高官的诸多女性亲属。后来新浪、搜狐等主流网站也出现质疑的声音,这才引起卫生、药监系统高官的注意。
六、按照惯例,卫生部官员们一边组织网络评论员到各大论坛正确引导舆论,一边组织人员到各地进行摸底调查。调查人员于一月后谨慎得出结论:网络揭露问题部分符合事实。
七、国务院、发改委、卫生部、药监局、劳动保障等各部门齐聚一堂,磋商应付新问题之措施,最后由发改委提议、国务院拍板,在发改委下设立医药改革监督司,作为对本次医改,尤其是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进行监督的责任部门。该司成立后迅速确立架构,招募人员,计成立六个处室,抽调后勤管理人员包含司长、副司长、处长、副处长、科员等共计36人,并有不在编制的医药专家108人。以此规模,司长向财政申请运行经费3000万元,财政遂拨款至,并指出该款项列支在最近三年的8400亿投资之内。
八、新成立的监督司携新政之威,侦骑四出,主要是抽查各医疗机构的药方是否合理。许多倒霉蛋因为信息渠道不畅,没有能够及时把处方进行技术处理,遂成为现行,被点了名、罚了款,暗地里骂娘。在杀鸡儆猴的霹雳措施下,乱开处方之风为之一收,顿时云开雾散、天朗气清,医药事业又走上辉煌的正确道路。
九、经过一段时日,新司的侦骑与各地医疗机构混熟,侦骑所到之处,必锣鼓喧天、必载歌载舞、必殷勤周到,侦骑遂与各机构相安无事,各机构又逐渐放开手脚,处方渐开渐大。
十、患者一方面在温水煮青蛙的现实环境下逐渐麻木,另一方面被“公立医院改革”、“某某疾病大流行”等其他热点转移了注意力,遂不情愿的接受了处方加大的现实,虽有部分不安定分子还要到网络上大闹一通,但主流网站上听不到他的声音,非主流网站上有网评员“正确引导舆论”,基本形不成气候。
十一、两年以后,人们接受了医改的结果,并认为虽然不好,但报纸、媒体上都说很好,也只好当成很好。于是,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企业,尤其是目录中列入了独家药物的企业迅速发展,成为同行业艳羡的对象。
十二、三年后,也即2012年,基本药物目录进行新一轮修订,所有制药企业都看好了这块蛋糕,于是卫生部、发改委等部委门前又再一次门庭若市,热闹犹胜08年底国务院刚公布4万亿投资之时。由于各药企“攻关”力度很大,最终新一批基本药物目录迅速膨胀,药品种类增加到1100种,其中西药400种,中药700余种,中药中的独家药品500余种。
十三、新基本药物目录公布两月后,保障部门难以为继,遂公布新的政策,大幅度降低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基本药物目录遂与以前的“医保目录”、“工伤目录”等十余种目录一样,成为鸡肋,逐渐沉寂,不再为人们所提及。
十四、5年后,也即2014年,各部委新一届领导班子看到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矛盾重重、沉疴难起,遂决议进行新一轮医药改革,并制定能够解决广大人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最基本药物目录”,包含药品400种...........
十五、13年后,也即2022年,卫生部再一次制定了“最最基本药物目录”............
基本药物制度狂想曲
评论
2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