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创业——创业培训教材第一章第六节


第六节 共赢意识:互利共赢 团结创业

 

互利共赢是世界的普遍原则

 

创业者必须了解,只要在一个锅里吃饭,就没有只让自己吃肉不让别人喝汤的好事。平等互利,是合作共事的法则,也是公平交易的法则。不论对创业伙伴还是对贸易伙伴,只有互利,才能共赢。

法律保护竞争,保护的是竞争双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绝不排斥互利互惠。允许兼并收购,是因为收购方能够给各方带来更实际的利益。坚持与放弃都是为了少受损失或是获得更大利益。公平竞争,是谁做得更好,谁就获得更大利益。法律不保护落后,也阻止恶性竞争。没有谁能在竞争中完全剥夺他人利益,谁都不能为成为行业寡头。

一心剥夺他人利益,实际是给自己树立死敌,一定遭遇强烈反击。如果采用非法手段,还会受到法律制裁。只要你内心有从不顾及他人利益的想法,人家就会把你当作最危险的敌人加以提防。

团结合作,互利共赢,已是国际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连美国这么霸道的国家,也表示要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否则,世界上绝无宁日。对尚未入道的创业者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实际只有互相帮扶、互利合作、共同发财一条路。千万不要创业还没开始,就给自己栽下一世界的刺。

 

团队比单帮可靠

 

进一步合作,共同创业或者合作创业,组织一个团队,或者寻找一帮虽然各自独立创业却可以共享经验的兄弟,比一个人跑单帮好。

团队创业,是把自己创业所需要的人才凝聚在一起,共同把事业做好。创业当老板,如果没有一个人才济济的创业团队,很难把创业中的各类问题解决好,事是人不能出来的,正确而有成效的干事,得集中大家的智慧。谁的人才多,谁的智慧就多,胜算也就更大。而处理好团队内部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热爱人才尊重人才的问题,更核心的是一个利益问题,你怎样做到在他们付出辛劳和智慧之后能够得到比他们想象还多的利益,如果你能做到,你的创业一定成功。

当然,如果只是个小小门店或者三两个人的作坊,谈不上团队。那么需不需要合作共赢的意识呢?一样需要。就是你得为自己营造一个创业者成长的环境,也就是说,你可以和很多的创业者交朋友,大家各自创业,但定期聚会,交流经验,互当参谋,这样可以减少许多失误,实际上也是一种互利合作。

做人,做生意,都离不开朋友。一个创业者,朋友多,路子多,没有坏处。但交朋友,要叫那些能够互利合作的朋友,千万不要交那些一肚子坏水一心想把别人吃掉的朋友。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永远是人际交往的主旋律,脱离这个基本观念,就会把自己玩到阴沟里去。

 

宽己容人 不争小利

 

创业者的胸怀要宽广,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别人着想,从容大度地解决利益纷争。也就是说,自己的关键利益要保卫,别人的关键利益要尊重。对非关键利益,则不能太小气,锱铢必较。太小气,苛刻自己,苛刻别人,就难以合作共事,达不到互利共赢。

创业者当然要精于计算,谋取利益。但创业者谋取的应该是大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不能因为计较小利而损失大利,更不能为一点可以忍受的小利而与合作共事者(员工、伙伴、顾客)交恶,闹到两败俱伤。俗话说:“欲取之,必先与之。”想获得大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必须给别人带来许多小利益。成功的创业者都是能给他们和社会创造利益的人,无利可图,谁也不会跟你耗费时间,你也不会取得成功。只有当你能不时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利益时,人家才会找上门投靠你或者主动跟你做生意。如果你什么时候损害了人家的利益,人家肯定背弃你。

不争小利,让利,有底线,有原则。底线不伤及自己的根本利益,原则是互惠互利。千万别理解为有事无事拿香饽饽白白送人。只有在逃生的时候,才不得割下尾巴,以便逃出困境,迅速复生。

 

彼此尊重 优势互补

 

尊重对手和合作者的人格,尊重人家的合法利益,尊重员工、合作者和顾客的建议。竞争,是在尊重对手的前提下合理合法地比质量比信誉比本事,不是盛气凌人、野蛮决战。合作,更是在平等相处、团结共事、互利双赢的前提下合作,不是别人无条件给你打工。管理,是在人格平等、保障合法利益的前提下,为使企业各项活动有序开展而实施的调节和干预,不是老板个人的随心所欲。尊重,是团结合作、互利双赢的思想基础,也是管理、交易、合作的基本前提。尊重这这个前提,内部才能优势互补、形成拳头,外部才能互通有无、顺利交易,合作才能信心十足、达成目的。

 

制度管理 约定言行

 

共赢体现在内部,就是要最大限度凝聚人心,形成一致的力量和行动,这必然牵涉到内部管理。怎样管理,才能既有利于保证大家的利益,又有利于形成高度的凝聚力呢?出了宣传发动,经常同期,鼓励员工自动自发创业以外,就是合理地制定规则和制度,把国家法律法令、老板的意志愿望要求与职工的利益、愿望一致起来,并用文字的形式加以约定。这些体现大家共同愿望和利益的规则与制度制订出来以后,就是大家的行为准则,管理者被管理者都必须严格遵守,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谁违背了这些与国家法律法令没有抵触和冲突的规则与制度,就是侵害了大家的利益,应当按规则与制度规定的条款予以处罚,老板自己也不得例外。并且,规则与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必须获得大多数人的通过,经国家相关行政部门备案,才能生效。如果企业规则与制度与国家法律法令相抵触,则视为无效,相关部门可令其修改或撤消。所以,创业者如果想用规章制度单方面维护自己的利益、侵害别人的利益,是绝对行不通的。团结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正确处理内部关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讨论引导

1 为什么必须具备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意识?为什么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给他人、自己和社会创造利益的过程?分利于人是不是很傻?

2 让利于人的底线和原则是什么,怎样形成在给别人带来利益欣喜的同时不断为自己赢得更大利益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参考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