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脚印(又名孤独的管理博士)(54)


(我的纪实连载)

孤独的脚印(又名孤独的管理博士)(54

 (续53)当我来到这位大学老师自己办的管理咨询公司时,见到咨询专家团成员名单全部是知名人士;而公司里办事的只有一两个年轻人。等到项目组的成员开会才知道,知名人士除了这位博士生导师自己外;其它的一个都没有来。而那来参加会议的,除了我其它竟然全部是这位博士生导师带的毕业生、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倒是全部齐全。这位院长倒也直接,就要我带领这些个学生去到项目单位做项目。

    等到与那几位学生熟悉了以后,我才知道:现在的知名人士全部自己不动手,都是学生代劳;就连政府机关的决策论证,都是学生们到处收集的资料拼凑而成的;更不用说这些咨询项目,也就是说除了讲课不能代替外;全部都是别人代替而成的。这时的我恍然大悟,难怪一些政府机关的决策论证质量低下;有的都不知是论什么或证什么,仅仅是知名人士同意的;结果就是最有效的。世风日下,真的是名气决定一切;连一些不入流的文章,只要是知名人士签名的;就变成了经典。而一些没有名气的人写的,哪怕是能流芳百世的作品也没有认可;结果精品就这样糟蹋了。

    是啊!想当初我是知名人士的时候,各杂志的约稿接二连三;而当我下岗后,竟然主动投的稿也没有发表的可能了;这不仅仅因为我们单位发了公函,就是没有发公函也不会登载了;因为人家杂志并不是冲着我的稿件去的,而是用我的名去制造杂志的名;难怪有些杂志成了各级领导的讲话汇编,因为这样的汇编有人用公款买;而你那不知名人写的能流芳百世的作品,就没有人愿意用公款购买;因为公款是杂志生存的主要源泉。

    知道了社会的潜规则又能如何呢,还是只能认命;所以我还真的全身心投入到这位博士生导师院长委托的项目咨询之中。当然一开始,项目委托单位对项目的计划与这位博士生导师有分歧;他们倒是认可我的实施计划。因为这位院长的项目计划是收集世界上的最先进典型与经验,用文案的形式提供项目单位自己参考;项目组不管项目的实施。而我的计划是从项目单位的实际出发,把瓶颈问题的解决作为共同实施的着眼点;以项目单位一步一个效益或作用作为共同的目标。

    可不知是什么原因,仅仅实施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后;这位院长就通知我该项目已经圆满成功,一时间把我这在管理咨询行中出身的人也搞糊涂了。中国的事就是这么奇怪,这些‘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的咨询都会全额付费用;而我个人自己接的几单咨询,既为单位创造了名(证书);也为单位创造了效益,但就是咨询费兑现不了;所以我本人虽有把企业搞活的能力,却没有自己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本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