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生前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杀了几个有功之臣也是万般无奈。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惩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时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我说过的,杀人不是割韭菜,要慎之又慎。但是,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烂摊子,只好哭天抹泪走了哟。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是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
从毛主席这个谈话来看,他对腐败深恶痛绝。所以他把治国归结为“治吏”,就是管好干部(官吏)。他所以这样说,是总结了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翻开历史,因官吏好坏而兴衰的例子比比皆是。凡是盛世,大都是君王开明,官吏廉洁清正,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君仁臣忠”。历史上的尧舜之治,汉武、文景之兴,贞观之盛,无一不君王有作为,属下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好官吏。刘邦所以兴国,他说因为有“三杰”,即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一个管战略上的运筹帏幄,一个管治理国家,供应军需,一个指挥作战,结果就夺得了天下,创立了汉朝,凡是国家衰败,无一不是君昏臣庸,腐败丛生,乱臣贼子作崇!要治理好国家,不把官吏(干部)管好就是南其辕而北其辙。
从历史上看,所谓治吏,归其大端无非是两个方面:
一是选贤任能。两千多年前成书的的《礼记》就有这样的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举)能,讲信修睦。”古代有的部落领袖也知道这一点,皋陶(传说中东时期的首领)就说过:治国“在知人,在安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说:“尚贤者,政之本也。”“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所以有为的君主或领袖都重视选好接班人和亲君子远小人。《尚书》、《尧典》中记载尧年老以后要选择接班人的情景。有人建议他选他的儿子丹朱,尧说自己的儿子顽钝凶险,不足以托付后事,让左右推荐贤才,于是舜被推荐上来。结果,尧觉得舜不错,就把大位让给他,天下大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在很大程度上是唐太宗有了魏征这面“镜子”。太宗即位后,魏征多次上谏太宗,要以隋亡为警戒,汲取取教训,《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有一思:“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就是说你太宗要想治天下吗?那你就得畏惧谗邪的人,正心修身,驱除恶类。太宗是个比较开明的皇帝,基本上采纳了魏征的建议。不过,皇帝总是有皇帝的自尊和臭架子,魏征唠叨多了他也烦,有时退朝以后也发脾气:“会须杀此田舍翁!”但总体上还是听取魏征的意见,因此政治清明,成就一代盛世。可见用人是很重要的。
二是严格管理。对官吏要严格管理,我国从远古时代就有了认识。周朝初期,太师吕尚就说过:管理官吏要“赏罚必信,如天如地”,对那些“反者”、“横者”,要坚持予以“废之”、“挫之”。意思是说,凡是敢谋反不法和瓷意横行之徒,不论爵位多高,都应该坚决除掉和制栽。而另一方面,对那些有功于国的好人,不论处境如何,都要给予关心和爱护:“危者,安之”,惧者,欢之“,“卑者,贵之”,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官吏的积极性(参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从政史鉴》)。战国时期的法家韩非,对以法治国和治吏有非常精辟的论述。他在《韩非子》“有度篇中举了一系列的例子,说明以法治国和治吏的重要,结论是“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则民安国治“。他认为对那些奸邪之人要用重刑。在”六反“篇中说:“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此所以为治也。”如果不这样,就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即“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
毛主席熟读史书,深知历朝历代,兴衰成败的规律。他深恐共产党执政以后产生腐败,重蹈历史覆辙。所以早在40年代中期,即我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接近胜利的时候,他就特别重视党风党纪的建设。1945年7月,黄炎培先生访问延安,对毛主席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渤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区、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能跳出这周期的支配。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来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黄先生的这个谈话,引起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就重印了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把此文列为整风文件。文艺部门排演了《闯王进京》,警告全党全军不做李闯王、牛金星、刘忠敏。1949年3月进京前夕,在我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在报告中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提出要防止“糖衣炮弹”打中那些意志薄弱的人。他在这次会议总结时指出:“如果国家,主要的就是人民解放军和我们的党腐化下去,无产阶级不能掌握住这逐步形成国家政权,那还是有问题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进城不久,在他看到的一些党员、干部有官僚主义作风和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亲自批准枪毙了地位显赫的天津地委领导干部张子善、刘青山。此举朝野震惊,使我党、我军的干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保持了良好的思想作风,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经济加速增长,综合国力有了很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国近20多年来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瞩目和敬佩,许多国家表示要学习中国的经验。这些成就值得骄傲。但也必须看到,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情况下,有些党员、干部经不起金钱美女、“酒绿灯红”的考验,出现了一些腐败现象,给我们党和国家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管好干部。1983年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他提出要整党,他说:“我们现在的状况还不是令人满意。党内还存在着不少没有来得及清理和解决的严重问题。”“严重的经济犯罪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以权谋私、严重损害党和群众关系的人,长期以来不同中央保持一致或表面上保持一致实际上另搞一套的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党内的危险因素,腐败因素,是党内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严重表现。”在小平同志的建议和推动下,全党进行了新时期的第一次整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抓干部的管理工作,江泽民同志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反复强调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今年以来又部暑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中心的“三讲”教育,以整风精神整顿党的纪律和作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许多经过“三讲”教育的干部,在思想和作风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这一学习目前正在逐步深入,希望广大干部都能在这次教育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加强党性,提高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理想和信念,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使我们的国家长治久安,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