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不能总靠“民族企业”的招牌混下去


这个观点的意思不是说联想完全不能打民族企业的牌子,而应该是少打,最后最好变成不打,为啥呢?联想在中国滋养了这么多年,长大起来了,现在要离开母怀自己出去闯世界了,那它就应该有自己创世界的胆魄和气势。


尤其是收购IBM后,联想的在国内的有效活动或多或少的总要把“民族企业”这个招牌挂出来,包括“电脑下乡”、“赞助奥运”等等,这么做一方面说明了联想的企业文化传递着不忘本的信息,也说明中国市场对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他对中国市场的忧虑,他担心在洋品牌或新兴品牌的追赶下会对自己造成冲击,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前段时间联想卖的产品在国内国外不同价,当时引起了不少国内民众的不愤,但如今看来也许它出这一步棋是高招,因为这样多少能平衡国内外用户不同情感需要。


4月2日联想宣布将重新调整公司业务策略,把重心向个人消费市场倾斜。一方面加大消费市场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更多面对个人用户的新产品;另一方面是加大对新兴市场的占有率,从表面上来看这些举措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夺回失去的消费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这样一来联想又将回到原点重新起步,也就是之前笔者提到的以中国市场为中心向全球市场逐步推进,这种策略方式在国内市场确实很凑效,但在国际市场他还是面临着诸多难题,比如国外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观念和国内截然不同,联想能不能把握好这点是关键。


再回到他打“民族企业”牌的问题,在国内他可以利用老家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大展拳脚,在国外各国的市场上的电脑品牌原本已经打得不可开交,联想如果想在这些地方站稳脚跟,除了要加强新品研发的力度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把打好当地国企业这一招牌,也就是说他可以把在国内做熟的民族企业招牌拷贝到国际市场各个国家去,从而摆脱在政治、贸易上被当做话题的麻烦,说白了就是学习国外品牌的那招你到了当地国就要把自己当做是当地成长的企业,而且要把这个观念贯穿到方方面面。


说句心里话,评价联想我们总或多或少的带着民族情感来看待他,然而市场是无情的,换到在国外没多少人会给联想这个面子,也没多少人会怀着这种情感。联想作为一个正在全球各地生根发芽的IT企业一定要学会忍痛割舍一些东西,一定要在定制方向和策略的时候考虑到全球市场。如果不出我所料,联想这场翻身仗主要依靠还是国内市场(这是柳传志上台后最为擅长而且有把握的),起码这里的份额会占到它50%以上,这就是个问题,也是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如果搞不好,一年后的联想虽然会重新夺回国内市场的强势地位反亏为盈,但同时也可能丢掉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要重新做布局,那时联想国际化的步伐可能又会被打乱,可能又得重新布阵来救急。(作者:灵戈)

 

朝鲜发射的可能是“烟雾弹”?
 

 

淘宝"钱掌柜"免费,会砸了别人的饭碗吗?
奋战在冰灾中的美国人(组图) 
金融危机让我们变得更坚强  支付宝联手Safari,背后不为人知的目的
机用户比网手“值钱” 大多网民都用“色眼”看乳房保健操
儿子替老爸发视频找工作 这招很管用 鉴赏2008年“最昂贵的商品”
抗议升温 “GOOGLE街景”可能被逼停 朝鲜火箭是威胁 还是美日韩的烟雾弹?
“网上就业”是新经济影响力的象征 全球首间直升机酒店 可无线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