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人,都喜欢身处顺境。所谓风调雨顺,好人一生平安是也。如果一个人一辈子真的能够做到顺风顺水,平平安安,那真是天大的幸福了。普通老百姓最大的梦想无非就是一家老小平安健康,无病无灾而已。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生平安只能说是一种难以企及的奢望。就算生于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和暴力,天灾人祸还是不可避的。“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这句老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抛开这些不谈。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则认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体肤,苦其心智”,这就是必须不顺了。
这个不顺,就是现在常常强调的挫折。今天的父母由于物质生活充裕,又由于孩子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的原因,很难会舍得让孩子吃苦。多年前曾有过关于中日孩子在夏令营中的较量,那时候,很多中国的教育者大呼“狼来了”,今天,这一代独生子女们已经走上了社会,他们经历的种种不顺,远非他们的父母所能意料。就业和生存的压力,在他们童年被称为小皇帝、小公主的时候,绝对是没有想到的。这一次的金融危机,更是凸现了它的威力,很多人大学毕业读硕士,硕士毕业读博士,一级级读下来,还是找不到工作。这些先顺后逆的孩子们,正经受着艰苦的考验。
同样由于金融危机,这一周之内,韩日两国的艺人已经有三个自杀了。在他们顺风顺水的时候,人们看到的是他们的熠熠星光,是日进斗金的辉煌,在遇到挫折时,心里承受能力不够的人就选择了一了百了。可见,过早的顺利,未必就是好事。
在中国,有一个老而弥坚的人物,可谓是家喻户晓。他就是八十遇文王的姜太公。姜太公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用满腹的才华去报效国家,可惜时运不济,一直到八十岁才在渭水岸边遇到文王。当然,多年的际遇已经养成了他宠辱不惊的淡然,所以他才能够每天用“愿者上钩”的心情垂钓,不再有急功近利的迫切,收获什么就是什么,管他是鱼还是渔。终于在八十岁时得到了一个精忠报国的机会,并且是功劳卓著,最后被封为齐王,成了由逆到顺的典型。
提到姜太公,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十二岁被秦王封为左丞相的小甘罗。这是个聪明过人的孩子,自幼饱读诗书,过目不忘。出使赵国时,他力挫群儒,终于博得了赵王的欢欣,送他百金、对壁和五座城池。秦王得知后更加开心,将他封为“上卿”。过早得志的甘罗,为国家可谓是功莫大焉。但是,过于顺利的甘罗,却是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相。有一次,甘罗在帮皇后捡拾掉在地下的棋子时故意捏了一下王后的脚,以示对她一惯骄横的不满。王后大叫起来,要秦王斩了甘罗。但爱才如命的秦王对王后解释说:“甘罗不是故意的,是不小心才碰着而已,算了。”可甘罗却一字一板地纠正说:“我不是不小心,是故意捏她的脚的。”秦王无奈,不得不依律而斩。可见,过早的顺利对甘罗绝不是什么好事情。十二岁拜相,十二岁被杀。如果他晚个十年八年,等到心智成熟以后投身政治,驾驭的能力就会强得多,不至于在小小年纪,枉送了性命。
顺境与逆境,是一对相辅相成的兄弟,世界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顺,也没有绝对的逆,关键就看承受者的心理状态和和内心感觉。
前几天,看中央台的“百家讲坛”,正好是王立群讲《史记》,在讲到成功和失败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两句话:“逆境出现得越早越好,顺境出现得越晚越好。”深以为然也。
俗话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顺风行船,人的注意程度往往会有所松懈,“大意失荆州”,可能就是如此了。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有理想有追求,还有为实现理想顽强拼搏的勇气和精神。这样看来,还是逆境更容易给人以希望,让人的生活更加充实。
顺境和逆境
评论
2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