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牛棚


  也许你无法想像八十年代的江西农村有过这么一所村办小学。所谓的学校其实仅有几间茅草房,教室的墙壁和屋顶都青一色以茅草为原料造成,屋内常年阴暗潮湿、阴森可怖。倘若你推门进去那以石头为凳,以土堆当桌的情景将会使你更加的惊诧不已。每逢下雨天,孩子们上学的必备用具不是雨伞而是盆、瓢之类的器皿,因为教室实在是漏的太厉害了。这本来是几间牛棚,但村里实在拿不出钱来建学校,于是它们便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最好去处。

  每次雨过天晴,村长来给我们修房子时总是挨个地摸着我们的脑袋动情地说:“孩子们,你们受苦了,可咱人穷志不能短。你们一定要好好学知识,只要有了知识就有了光明。咱村也就有了希望;只有有了知识你们才能走出牛棚,并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都永远告别牛棚。”

  尽管一时还无法盖一所象样的学校,村长还想方设法给孩子们找来好老师,村长的话也不断激励着一茬茬从牛棚中走出来的学生,多年来全村先后有多人考上了各类大、中专院校,这个村也成了名闻乡里的“状元村”。

  牛棚精神虽然宝贵,但它终究难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正如小米加步枪是一笔历史财富,却对付不了象科索沃战争一样的现代战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家乡经济发展,人们毅然抛弃了牛棚走进了砖瓦房建起的一幢四层之高的教学楼,而且学校还装备了电脑教室、实验室等,里面的器材也一应俱全。

  由此可见,贫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因贫而困,让贫困住自己的手脚脱离现代世界的节奏。无钱为贫,无智为困,贫而不困,不困而不贫,如此往复就一定能一日千里,前途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