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论创新02
当代教育科学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教育实验广泛兴起。各种教育实验的出现,既是教育科学发展进程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研究从经验型走向科学型的重要一环。
教育实验是根据课题设想,在周密计划和专门设置的特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种特别组织起来的教育实践。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能确定教育的某种因素与其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通过教育实验,既能检验预先设想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又能探索所要了解的教育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及条件,还能鉴定教育或教学的某种方式、方法、内容、形式的效果等。教育实验具有控制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对于认识教学规律,检验教育理论以及发现教育科学原理、方法,均有其他方法难以取代和匹配的科学价值。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要使教育迅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大力开展教育实验就成了一条较易摆脱旧教育体系束缚,提出新的假说并加以验证的较为有效的科研途径。
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为解决教育实践中的迫切问题,提出了“教学与发展关系”这一严峻课题。他主持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下设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在小学持续进行了长达20年的教育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他不仅确定了改革传统教学体制的指导思想,也确立了新的教学体制。他把苏联传统小学的学习年限由4年改为3年,并设置了新的课程,制订了新教学计划,编制了新的教学大纲、教科书,提出了新的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其实验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改革范围之广以及成效之显著,实在教育史上所罕见。他的教育实验成就,不仅在国内受到教育当局的高度重视,在国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近几年来,无论国外,还是国内,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重视教育实验,而且越来越多地使用模拟性研究方法。如此看来,教育实验这朵“奇葩”会越开越艳。当然,教育实验也有局限性。如果不顾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教育实验极有可能步入歧途,就像20世纪初拉伊、梅伊曼所遭遇的那样。因此,80年代以后,除了像行为主义者那样持绝对的实证科学观的人以外,真正具有清醒头脑的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实验是持谨慎态度的。这种发展趋势似乎在告诉人们,21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既要运用实验方法去探究教育的内部规律,更要将其与定性研究、理论研究等方式配合使用。这样才更有利于发挥教育实验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