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G20峰会前,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文章,引起了世界的热议。作为一名经济学知识还很匮乏的学生来讲,虽然还谈不上提出什么“建设性”的观点,但最起码我得把关于国际货币体系以及世界美元本位的相关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下面是我结合胡振红老师在金融学课堂上提到的美国债务经济而做的一些扩展和思考。
今天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大危机还在继续。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政策都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尤其是前不久,美国政府在未来6个月内购买3000亿美国长期国债和购买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证券的决定,无疑是向全世界表明了自己将启动美元印钞机,在全球范围内发行新一轮的美元货币,以此来帮助美国走出经济困境。这一举措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国对美国政府救市行为的不满,重新对美元本位制和其债务经济模式提出了异议。其中,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要求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要求改革现在以美元为主的货币体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来寻求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1]。或许,只有在一场真实的金融危机中,我们才可能更清晰地看清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是如何在世界经济中发挥其功能的,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美国是如何运用美元来捆绑世界经济的。这场从美国华尔街席卷而来的金融大风暴,美国经济首当其冲,但是,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遭遇了比美国更为严峻的经济打击,与此同时,世界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不仅没有抛弃美国国债,反而继续认购更多的美国债务,力挽救助美国,以确保其不破产。这个世界上,大概只有美国才有这样的本事让世界对它“不离不弃”了。经济繁荣时期,全世界的人们慷慨地借钱给美国人,以维持他们高额高质量的消费;经济危机时,全世界的人们也愿意为其巨额债务“买单”,美国这种独特的经济模式在为本国带来了高层次的“经济福利”的同时,也把次贷危机的影响波及给了整个世界。
按照美国公开数据,85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全部实施之后,美国国会所能接受的名义国家债务余额为11.2万亿美元,相对于美国13.8万亿美元的GDP而言,美国债务率(负债总额与GDP之比)为81.16%,高于60%,这是国际公认的安全债务率。尽管,这与日本、英国等国超过100%的债务率相比好像并不算过分。但是,这并非美国的真实债务。按照美国政府问责局(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前总审计长、美国彼特·皮特森基金会总裁兼CEO大卫·沃尔克的估计,如果把美国政府对国民的社保欠账等所有隐性债务统统加在一起,那么2007年美国的实际债务总额高达53万亿美元,这就是美国所谓的实体债务。2007年,全球的GDP是54.3万亿,也就是说,仅仅美国一个国家的债务,已经使全球的债务率接近100%;这个数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承担着17.5万元美元的债务,如果我们把诸如“两房债券”那样的抵押债券、美国各大财团所发行的、说不清是公司债还是政府债务以及市政债券等总计20万亿美元的债务再统计进来,那美国债务更是高达73万亿美元(2007年底美国国债协会SIFMA统计)。按照2007年的市场公允价格计算,美国的全部资产的总市值约76万亿美元,而现在这个市值已经缩水30%以上,最多还有50万亿美元[2]。由此可见,73万亿美元的债务,50万亿美元的资产,意味着美国已经资不抵债;而这种财务状况,放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个国家早该破产了。但是,由于世界众多债权国家持有大量的美国债务,为了保证自己的资产的安全,他们不得不出手相救美国,在这样的危机下,增持美国国债。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元和美国债务已经绑架了整个世界。
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最早是由前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2004年的第一次提出来的。这位备受争议的前美联储主席曾经两次说破过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美国增加债务能力是全球化的一种职能,因为负债能力的显著提高与成本的降低以及国际金融载体范围的扩大休戚相关。”所谓债务经济模式,概括来讲就是,美国不再需要一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工业设备外,其它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因此,在世界上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圈:美国所需要的商品,只需印刷钞票去外国买就是了;美国买东西花掉的美元,通过出售美国债务(国债或公司债)重新回到美国本土,变成美国政府或公司可以任意支配的现金;这些现金被用在美国人身上,使他们有能力去消费那些从外国买来的东西;美国的商人通过在本土出售外国商品而获得收入,然后继续购买别国的商品。如此循环往复,只要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永远不倒、外国政府永远需要美元储备,美国欠下的债务就永远不必归还。理论上说,是“只需付息、不必还本“的债务,但其实利息也不必付,因为通胀或美元贬值会自然蚕食掉利息率。另外,只要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美元债务也将随之不断增大,这将创造出美国的经济增长。
在这个循环圈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债务国的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人,正是美国这种双重的经济角色让美国在长期的世界经济往来中享尽利益。一方面,美国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发行美国国债,借得短期的资本;另一方面,美国通过运用借来的钱进行世界性的长期投资。而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长期投资回报率(约>20%)远远大于借贷资本的成本(约<5%),就这样,美国通过这种巨大的成本与收益的差额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这样来看的话,我们可能会说,为什么世界其他国家不能打破美国的这种经济模式而让自己处于有利的经济地位呢?根本上说,这是美元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其他任何国家是无福享受这样的待遇,除非你本国的货币能取代美元发挥同等的效力。在这种特殊的经济模式下,美国通过贸易逆差向全球提供流动性,同时也加剧了全球流动性膨胀,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
美国这种独特的债务经济模型是建立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基础上的,因此,其债务经济形成过程也是美元霸主地位建立的过程。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越南战争导致的美国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这使得欧洲国家不再信任美元,大规模地用美元换回黄金,这迫使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废除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35美元与1盎司黄金的自由兑换的约定,从此,美元和黄金不再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由此,引发了历史上的第一次美元危机。这场危机曾让世界苦不堪言。但是,当时很重要的是,基辛格成功地游说石油输出国家组织(OPEC)将美元确定为国际石油市场唯一的计价和结算货币,这使得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所确立的美元地位不仅未被撼动,相反让美元发行失去了黄金的约束而变得更加有恃无恐。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的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摩肩接踵。在此过程中,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让世界各国的美元需求大幅上升。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时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放弃了美元货币供应量的管制,而改用利率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货币手段。从此,美国的印钞机开始满负荷运转,铸币税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美元债务也随之骤然膨胀——美国债务经济模式就此起步。从此,美国人就依靠着从世界借贷来的钱生活消费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之下,不断增加负债能力已经变成美国对世界的一种义务—— 一种可以不劳而获的经济方式——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都需要通过付出资源和劳动去赚美元,而美国只要印美元(发行债务)就可以购买世界商品。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经济当之无愧是全球经济的中心,凭借着美元国际货币的特殊身份,美国可以用借来的钱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让美国经济陷入困境,将世界各国拉水。由此可见,以单一美元为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无法保障世界经济稳定长久发展的,对于现行的国际结算体系和货币体系的改革是迟早会被提上议程的。
在经济繁荣时期,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并未显示出其巨大的破环力,但是到了经济危机时期,我们可以感受这种经济模式的弊端和以单一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因此,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要求改变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呼声一直没有消停过。以单一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身就存在着缺陷,所谓的特里芬难题一直使美元处于一种矛盾之中,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随着政治多极化的发展,美元也出现走弱的趋势,欧元、日元和人民币曾一度挑战着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危机虽然重创了美国金融机构和整体金融实力,但全球经济政治和金融实力的版图并未因此发生根本性变化,全世界的人们依旧还是愿意把美元作为最终的货币结算单位和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美元依然还是世界所需求的货币,美元的国际货币的地位还没有任何货币可以替代,所以不能期望在短期内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改革只可能是局部性的改良。
当前,国际危机日益深化并影响到了实体经济,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一些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发展问题面临更大挑战。国际社会必须携手合作,增强信心,共度时艰。首先,世界各国要积极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然后,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制定合理有效的金融监管标准,加大对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防范金融风险跨境传递;再次,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努力发挥多种货币的作用,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最后,各国应加强汇率政策协调,保持主要货币汇率的相对稳定。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是一把“双刃剑”,既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曙光,但也增加了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增量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提高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效率,适度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增加对黄金的储备;另一方面,积极落实和完善中国与周边经济体的贸易投资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制度安排,先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然后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3]。再次,我们要加大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最后,尤其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确保我国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长久的发展,这才是一个国家真正立足世界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新浪财经 《周小川超主权储备货币引发热议》2009年3月28日
[2] 新浪网 《美国债务经济为何害人害己》 2008年11月9日
[3]经济观察报《人民币能取代美元吗》 2008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