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建议,能不能发行大面额的人民币?比如500元、1000元的。”昨日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抛出这个建议,引起现场一片窃窃私语。他还建议恢复强制婚检,但他表示强制婚检一定要和免费婚检结合。他认为大面额人民币有三大好处:一来人们钱包里的钱多,花钱的欲望就会比较强,会有购物的冲动,这样可以拉动内需;二来是可以节省印钞票的纸张,对环保有很大好处;三是可以节省人力,包括钞票印刷、银行数钱、保安押运等方面的人力。(南方都市报2009年3月6日)
朱征夫的这项提议,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在几年前也有人提过,不仅曾有经济学家发文力挺,还有好事者在网上“设计”出了500元面值人民币的图案。然而最终还是在热烈的讨论中夭折了。
但朱征夫并不认为这是简单的重复。他说:“那时经济形势不一样,大家都担心通货膨胀。现在大家都担心通货紧缩,是发行大面额人民币的好时机。”正如朱征夫委员所说,发行500元、1000元面值的钞票有其理由,那就是经济发展了,国家富裕了,小面额的钞票花着不方便了,所以,这个颇为有钱的政协委员便嫌拿着百元的钞票购物麻烦了,因而认为国家应为了流通和交易的方便而发行大面值钞票。或许,这个提案原本就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是否发行大面值钞票根本不代表一般老百姓的意志,因为他们确实还没有富裕到连拿着百元钞票都感觉不方便的程度。在一般的工薪阶层当中,几十元的东西是否购买尚且需要掂量掂量,更何况那些连为了一个月几百元的生活经费都焦头烂额的农民工呢?所以,500元、1000元面值的钞票根本就不是给普通人用的,更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最多也就是富人感觉和国际接不上轨,不够气派、很没面子地强奸民意罢了!
目前我国货币的最大面值100元,是1980年首次发行,1988年正式流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20年,而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20年。在这20年里,“社会财富总量增加迅速,交易标的也越来越大”这固然是事实,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能代表人民就是富裕的吗?交易标的越来越大能够代表人民的实际消费水平吗?怎么就能够说“这为发行500元钞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呢?
一般来讲,在收入相对适中、通胀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公众对大面额纸币的需要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币值的高低,像日本、韩国这些国家纸币面额大,都是因为其币值低;一是非现金交易方式的普及和方便程度,如完善的银行卡使用环境、个人以及企业支票的使用,像美国、澳洲这些高收入国家,虽然公众有很强支付能力,但百元面值的纸币足以让他们对日常的支付需求应付自如。
对比前者,人民币无疑是高币值货币,大面额的纸币显然没有必要。就用卡环境而言,咱们的银行卡也差不多都和“国际惯例”接上了,按理说也不应该存在任何问题。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提倡国人用卡,而独对500元、1000元的大钞“情有独钟”?
更不可忽视的是,发行500元、1000元的大钞,必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当钞票面值越大,小偷的“效率”越高,造假者的“利润”越高。同时,纸币面额加大,也会给逃税、洗钱、各种非法地下交易等带去更多的便利,增加社会的管理成本。况且,还会给人以物价飞涨的错觉,在贫富差距增大、CPI指数上涨的背景下,这种负面影响尤为突出。一般情况下,收款员收到一张50元的钞票都感觉提心吊胆的,如果到时候收一张假的500元、1000元的大钞,将完全超出心理承受范围。
所以,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电子货币已经开始逐步取代大额现金。因而发行不发行500元、1000元的大钞,事实上并不是那么重要的问题。对于解决大额支付的问题,应该着力于完善金融网络和电子货币,提高金融机构服务水平。而至于人们为什么不用卡消费或者交易的问题,应当从免除银行服务收费开始,并营造安全、快捷的的货币交易氛围。
发行500元、1000元面值人民币,要根据实际需要,如存在通货膨胀,物价飞速上涨。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并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和需求。从现实上说,大额现金携带起来不安全,危险性大,还要面对假钞的问题,人们可能不敢轻易接受大额钞票,更多的人愿意通过电子货币等途径解决大额人民币来往。从国际上看,现金交易越来越少,所占的比例远远小于刷卡。现在如果发行500元、1000元的大钞,就意味着100元大钞也不怎么值钱了,10元钞掉地上恐怕也没人要,使人民币变得不值钱了。因此,与其为了减少钞票印刷、点数、运输、储藏费用而发行500元、1000元面值的人民币来造成全民的心理恐慌,还不如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搞上去,让人民群众的腰包真正鼓起来以后,再研究是否发行甚至比500元、1000元面值更大的钞票!
发行大额钞票,与现今的群众生活现状极不相宜,笔者以为:不提也罢!
(李吉明2009年3月6日于河南新乡 邮箱:[email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