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生平最辉煌的一页


宋美龄生平最辉煌的一页

(陈明远专栏文章)

 

——70年前宋美龄是第一位成为《时代》封面人物的中国女性,

又是第一位在美国国会演说的中国人,

而且是在荷兰女王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性;

1943年宋美龄再次被美国《时代》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

   

   在宋氏家族中,宋美龄(1897——2003年)是唯一经历了三个世纪的最长寿者。对于宋美龄历史功过的评价,迄今议论不一、众说纷纭;例如胡适先生在日记里就对宋美龄颇有微词。……然而,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说来,她在8年抗日战争中的爱国热情和卓越表现,还是应该基本上肯定的吧。其中,1943年(抗战最艰苦最险恶的关键性的一年)46岁的宋美龄在美国国会的演说,乃是她106岁漫长生涯中,最灿烂辉煌的一页。

   笔者从美国国会英文档案里面找到当时的原始记录,并参照有关文献传记资料,整理如下——

 

【前因后果】

 

      1938年美国《时代》周刊把抗日领袖蒋介石(中正)和宋美龄作为本年第一期封面人物,评选他俩为1937年“世界风云人物”,指出“1937年,世界最引人注目的国家是中国。在陆地、海洋、天空,中国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开殊死搏斗。尤其在上海,中国军队连续13周抗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猛烈进攻。在这关键时刻,领导这国家的是蒋介石(中正)和他的杰出夫人宋美龄。”

  1943年为了取得美国朝野对中国抗战的更多支持和财物援助,宋美龄作为中国抗战统帅蒋委员长的特使,2月访问美国。她成为美国罗斯福总统夫人的贵宾,受到最光荣的接待——在白宫住了11天。宋美龄以她高雅的风度、优美的仪表、恳切的言谈,赢得了罗斯福夫妇的尊敬和钦佩。

 

埃莉诺·罗斯福夫人(左)与宋美龄在一起(美联社)

 

       在此期间她完成了对美国募款的重大任务,并在原定日程之外、于2月18日应邀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如此,宋美龄成为第一位在美国国会演说的中国人,而且是在荷兰女王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女性。宋美龄以熟练动人的标准美语,劝说美国将注意力从欧洲战场转移到日本对中国的野蛮侵略,为中国赢得了美国的同情;随后,宋美龄又去美国各地巡回演说,广泛争取对中国的声援,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据统计有25万多美国人听过她激动人心的演说。

    当时,美国朝野对日本空袭珍珠港和美军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遭受重创记忆犹新,所以对中国艰苦抗战产生由衷的敬意。他们把这种敬意,表达在对宋美龄的热烈欢迎上。加以宋美龄有着自小以来长期在美国受教育的背景,使得美国人引以为荣。“宋美龄热”轰动一时,传媒大量报导她的行径,许多杂志以宋美龄肖像作为封面。她所到之处,人们拍手欢呼,慷慨捐款,支援中国抗日战争!

    美国国会更顺势废除了实行已有60年的恶名昭彰的“排华法案”,提高美国华人的地位。接着,宋美龄又去加拿大访问,进一步扩大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

 

 

 

  战时宋庆龄以实际行动坚持抗战,她积极动员并组织中国妇女投入抗战工作。

    她为抗战士兵缝制军服、以及在医院探望抗日军人、亲自担任救护工作的行动,成功地激起许多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1943年宋美龄再次被美国《时代》选为封面人物和年度风云人物。

 

  

     1943年11月,宋美龄随蒋介石出席中、美、英三国首脑的开罗会议,穿梭于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之间,充分显示了她的外交才干。因为蒋介石不会说英文,就由宋美龄负责了全部居中翻译和协调的工作,罗斯福总统事后说:“我对蒋介石的印象十分模糊,现在想来,我对蒋先生的认识,几乎全是通过他的夫人。”事后,邱吉尔首相对罗斯福说:“这位中国妇女可不简单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