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一季度,房地产行业数据显示,回暖,与08年末基于市场的判断,有点出乎中国人的预料,包括各个利益代表的人,用一句家常话说,春雨下得让人出乎意料,过后,所有人都在思考,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最近关注行业新闻的人,都知道,业内的大人物,都不看好这次暖暖的春意会给行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同样的判断,却来自截然相反的事实依据,一是房地产行业没有被列入十大行业振兴规划;二是,任志强说的,幸好房地产没有被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但是经济发展的态势不容乐观,因为09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尽管没出,比较悲观。
08年经济形势的恶化,以前有概念却没有感觉的实现终于发生,国进民退,政治学的角度,看待这样的现象,老百姓应该感谢这次大危机,因为他们的代言人又一次在权利方面并扩大了根据地,以前不太懂事的时候,应该追溯到大学毕业以前,一直这么认为,并且很坚定。但是,当你从另一种理论去理解并反思的时候,之前的教育显得多么可怕。
从企业的角度去透视恶化的经济形势,而没有夹杂更多的价值观判断,你会发现,危与机并存,前半月,记得一个湖南的企业家人大代表,被我们的wangFU总理批的一塌糊涂,原因就是建议政府给点钱,去国外收购低估的资产,视角与思考都没有错,错的是向政府要钱,当然,这件事情或行为的本身值得探讨,我们暂不争论,它的背后就是资本血性。
我们都喜欢谈机遇,很多大学生长篇大论,写出的东西颇有心得,往往以“高分”为标准,却没有这方面的最为真实却很残酷的体验,因为我们把描述的很美,很有向往空间,谈到它,血压就会上升一倍,而它的背后除了“投机”人的机会判断外,更多是资本的力量。而中国除此之外又加入了权力的力量,国家权力结构。
国进民退,如果还不理解,什么意思可以百度下,如果你要了解可以看下任志强的三月份博客的文章,如果你非要清楚明白,估计难度相当大,从现在开始,用4年时间,熟读并学习经济学理论,外加中国经济环境及体制深度研究,这里说不清楚,也没有必要说清楚,如果我是政府机构、国有企业的员工更不愿去想。
金融体制的主体是风险可控的利益最大化,全世界通行市场规则的都是如此,但是中国不同的,它夹杂了政府的意愿,并且还有代表政府利益的主体,参与进来,银行等金融机构是政府的,民营的不许也不怎么批,除了有点关系和背景的,国有企业是政府的,当政府要推动经济发展,并且努力花钱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给谁花?中国不同美国,一定给国有企业,政府希望,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希望,因为金融原本不愿意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时候,给钱让企业的花,万一回不来怎么办,自己找死,但是又必须的,给国有企业,却是最好的选择,赔了,政府得承担点,直接的或间接的。
资本就这样更多的流入到国有企业,当前就出现了,经济形势越不好,国有企业越有钱花,而且成了政治任务,资本的平衡被打破,尽管国家一再出台政策,放宽贷款条件,开辟绿色通道,扶植中小企业和个人创业,这些都是于事无补的,因为你已经不能再用行政手段去调节。
钱多了,还得花,也得花得有价值,国进民退开始了,资本的力量,它更多是因为我们经济政治体制改革,走在“十字”路口上,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负面效应被无限放大。
当更多的国有企业进入,缺乏效率的时代开始了,这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够分得国有企业资本利得的人太少了,收入不公开始加剧并开始加速,除非,国家愿意在出现资本利得的时候,开始民进国退,可能吗,如果做,我们还没有形成并大多数都认可的规则,防止出现“原罪”。
事情就是这样,我们总是在不断创造,今天的问题是昨天导致的,而明天的问题因为要解决今天的问题,尤其在没有规则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