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逸舟:君子不博
作者:何逸舟---国学培训师、传统文化研究者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农家乐园,春暖花开。
鲁哀公请孔子喝茶,其间向孔子请教:“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我听说君子并不是什么知识都渊博的,有这么一回事么?
孔子说,有这回事。
哀公问:为什么呢?
孔子呷了一口茶,说道:知识也有好坏之分,有坏的知识,也有善的知识。
鲁哀公:难道因为知识有善恶,就不可以都渊博一点吗?
孔子:当然!因为知识也可以用来作恶呀。如果两种知识都很渊博,那么必定妨碍一个人坚持他自己的道德操守与行为准则。
鲁哀公:你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应当是从内心非常厌恶恶行的?
孔子:是的。如果君子没有从内心厌恶恶行,那么,他也很难从内心喜好善行。(君子之恶恶道不甚,则好善道亦不甚。)一个领导者,如果不崇尚良好的道德修为,那么他的部下也就不会对他心服口服。(好善道不甚,则百姓之亲上亦不甚。)
孔子:《诗经》上有首诗,不知鲁总可曾读过:“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它的意思就是说:不见君子啊,忧心忡忡;一见君子啊,其乐无穷。周朝的人们、古代的诗歌就是这样喜欢和赞扬那些追求善行善道的君子的。
鲁哀公:看来,一个高明的领导者应该“成人之善,不成人之恶。”鼓励和成就那些有善行的属下,同时反对和教育那些有恶行的下属。这样,企业才会有大的发展。听君一席话,省我十本书!实惠实惠。哈哈,谢谢孔大师。
何逸舟感悟:与其说孔大师主张“君子不博”,不如说大师是主张“君子远恶”。有如孟老夫子所说的“君子远庖厨”,是一个道理。也就是说,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做到:首先自己有良好的道德修为与人文素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在企业中大张旗鼓地弘扬和表彰那些有品德有修为有善行的员工,从而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及和谐的事业氛围,这样的管理者,才可以称之为合格的管理者。
何逸舟,200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