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之外,我时不时浏览几家学术网站。就目前感觉看,天益网的信息量比较大,中评网次之,正来学堂主要是提供法学中耐读的学术文献。
但是,这些网站似乎有三个共同的毛病:
(1)学者们下笔千言万语,写得文章比一般期刊的文章更长,更无节制,这完全不符合网络阅读。
(2)讨论问题过于学术化,也不符合大众阅读;
(3)针对时政、时弊,一针见血的文字不多,拐弯抹角,东拉西扯的文字太多。换言之,学者谏言,不能只论“道”,不讲“理”。
举例说,“燃油税”问题,至今靠谱的讨论,还是郑也夫说得地道,秋风、刘军宁把“宪政”跟“燃油税”扯在一起,不能说没道理,但是税制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单单是燃油税。郑也夫的燃油税文章就事论理,很有说服力。
这里,恐怕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学者们,大多数对中国现实缺乏实际了解,哪里期望他们会有像样的见解。那些网络文献,更像是在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