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底卖方机构集中召开的年度投资策略研讨会已经成为中国证券行业一个标志性的群体活动,如同每年春秋两季在米兰、巴黎、伦敦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时装展。会上发布的投资策略报告,也如同在时装展上风格迥异的设计师展示的那些创意服饰。
最早的时装展示只是上流社会有钱有闲人士打发时光展示工艺,并进而显示社会地位的品鉴聚会,并不是一个公众性事件。早几年券商举办的投资策略研讨会也只是学者专家和少数证券分析师围绕证券投资理论的探讨,话题虽然宏观前沿,却缺乏实证实用,对会场外大多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最近几年民众收入的提高有效地推动了时装产业化和投资策略大众化的进程。在今天,时装已经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组合投资”和“自上而下”也不再是策略分析师的专属用词。现在,我们常常能听到投资者交流各自捕捉板块轮动机会的体会,这其中便蕴含了很多关于“主题投资”的思想,而这些思想火花,以前只在策略研讨会上闪烁。
伴随石化工业的发展,时装设计师曾经热衷于涤纶、腈纶等工业合成材料,今天又重新开始使用棉麻毛丝等传统的天然原料。和设计师在时装材质选用上的变化类似,策略分析师一度也喜欢使用论波浪理论和时间之窗理论,但今天投资策略依据的大多是基本分析而不是技术分析。
设计师的创意不仅体现在服饰上,还体现在时装展举办的场地上。以前时装展的场地一般是奢华的酒店,现在则是荒郊野外、老旧的城堡或者废弃的仓库。券商的投资策略研讨会最初往往在中心城市的会议中心召开,后来去了风景区,再后来去了日韩港澳。最近听说有券商准备在首都的人民大会堂召开投资策略研讨会,这无疑是一个花费不多却与众不同的选择,比租一条邮轮或者去香港澳门显得更有文化。
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些风格大胆前卫的设计师本身穿着并不另类。喜欢哲学思辨的基金经理以及擅长在投资策略报告中列示翔实数据和严谨推导过程的策略分析师,他们本人的投资策略或许也并不复杂,如同在营业部打毛衣消磨时光的老太太股民的策略一样简单——高抛低吸。
投资策略与时装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