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学汉语,跨文化的幽默
“少一个朋友少一条路。”
英国留学生交上课堂练习。“造句:十分”——“期中考试,我的汉语只考了十分,真不好意思!”“请填出汉语谚语的后半句:‘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少一个朋友少一条路。”
“蘸(站)着吃!?”
请外国学生S吃饭,主菜之一是烤羊腿:一大盘肉骨头,一小平碟儿椒盐儿。服务员说:“请蘸着吃。” S将信将疑地瞅了瞅老师,老师点头微笑说:“蘸着吃,要好吃一些。” 于是,S拿着羊腿站了起来,“咔嚓”一口。 老师说:“S,坐下来吃吧。” S嘀咕着坐下来,小心翼翼地把羊腿拿到嘴边,又啃了一口。 服务员见状,提醒道:“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S又站起来,不满地说:“一会儿要站着吃,一会儿又要坐着吃,到底该怎么吃啊!?”
“半个西瓜太大,吃不了!”
课间,老师和留学生们聊天,知道外国学生对太极拳感兴趣。老师说:“太极拳学起来并不难”,边说边做示范,比划着说:“太极拳开头动作的要领是:一个西瓜切两半,你一半我一半……”。学生们听得很认真,突然一位韩国女学生说:“老师,半个西瓜太大,我吃不了啊!”
“这个叫什么?”
留学生入学了,开学第一天分班。在第一节课上,老师教同学们学说汉语的句子:“这个叫什么?”大家连读多遍。第二节课,老师让同学按所坐位置,两人为一组做口语练习。一位来自非洲的男同学,不知道坐在旁边的泰国女孩叫什么名字,于是他指着泰国女孩问:“这个叫什么?”
“我买了一双皮化”
寒假结束了,开学时汉语口语老师让留学生们谈谈寒假生活。一位美国女孩说:“老师,我寒假去了哈尔滨,看了冰灯,很漂亮!”老师问:“哈尔滨很冷吧?”女孩回答:“非常冷。我带的衣服少,到了那里很冷啊!”老师说:“你可以在那里买防寒服啊。”女孩说:“对,我在那里买了厚衣服,还买了一双皮化,很漂亮的!”老师一怔,问:“什么皮化?”学生比划着说:“就是鞋啊,上面长的样子。”老师明白了,原来她说的是“皮靴”。由于不认识“靴”字,于是就读成“皮化”了。
“我找 谢谢老师”
开学了,年轻的解老师向留学生自我介绍:“我姓解,这个‘解’和‘谢谢’的发音是一样的,大家可以叫我解老师。”下课后,留学生班长去办公室找解老师。进了办公室,她东张西望,没有看到解老师。其他老师问:“你找谁?”她回答:“谢谢老师。”老师说:“你真懂礼貌,不必客气!”那位学生脸红了,他说:“我没有客气啊,我是找谢谢老师——”听后,老师们仍一头雾水。这时,解老师走进办公室,那位同学笑着跑到解老师身旁,说:“谢谢老师,我找你有事……”大家这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