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盎然的口占楹联
作者: 徐世英(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教授)
在楹联的创作上,有几件事颇值得我回忆。
20世纪90年代某年春节期间,应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之约,我在“周末文化沙龙”直播节目中讲楹联知识,并准备一些出句(上联或下联)在听众中有奖征联。在进直播间前,我随手翻阅当天的《今晚报》,看到一则消息,一家名叫“海神”的酒店,经理“接财神”不小心失火,幸亏消防队赶到才迅速扑灭。看完新闻我拟了出句(下联):“海神接财神不留神招来火神。”节目开播后,我讲了些楹联的基本常识,然后请听众打开晚报看这则消息,并公布出句,征求对句。虽然听众打爆了热线,但没有一个人能对出较为贴切的上联。
1998年盛夏,中国修辞学会年会在南开大学举行。在学术研讨时,天津师范大学谭汝为教授关于姓名修辞的一篇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在众多专家的发言中,天津市语言学会修辞语用分会副会长史荣光先生对自己姓名的来龙去脉的阐述,又引起了我的兴趣。从史先生的发言得知,史先生的姓名很有一番光荣的来历。据此,我拟出上联:“史荣光夏天陈述光荣史。”午宴上,我征求下联。大家冥思苦想了一番,深感难度不小。因为上联是三个人名(夏天、陈述均为老一辈电影表演艺术家),而且第一个名倒过来念是上联的最后三个字。三个人名综合起来,浑然天成,十分切合史先生发言的情境。所以要使下联对得工整、贴切,实非易事。与会学者们表示回去后深入推敲,争取对出好的下联。
2002年电视台播出马长礼演唱《秦琼卖马》。我拟出上联:“马年马派传人马长礼唱《秦琼卖马》”。
前几年,著名语言学家、南开大学中文系 马庆株教授携新夫人游新、马、泰三国。据此,谭汝为教授拟出上联:“马公携新马太游新马泰”。此后,各地频出下联,但无一使谭教授满意。
旅美台湾名票赵影魁先生曾下榻华城宾馆,晤谈中,赵先生出两个下联,征求上联。其一为:“张克让张克让演《让徐州》”。联中张克和张克让均为我市京剧老生演员,句中第一个“让”是动词。其二为“王长君演《王昭君》长生殿里昭阳院中魂梦忆君王”。联中王长君亦为我市京剧青衣演员。
以上各出句笔者均曾拟出对句,但终嫌不够贴切。
(来源:原题《楹联忆趣》,刊于 《天津老年时报》2009-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