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摹美女的诗歌 与 赵本山的“忽悠”
谭汝为
一、与丁启阵讨论描摹美女的诗歌
唐人刘禹锡的《春词》:“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这首小诗只勾画了一位闺中少妇在庭院内欣赏春花的情景,并没有直接描写其容貌之美。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在这位女子徜徉庭院,凝神伫立默默地“数花朵”时,一只蜻蜓错把她当成花朵轻轻飞到她头上,停在首饰玉搔上。
诗歌暗示出两层意思:一是女子有如花似玉的容貌,以至于使蜻蜓误把她当作最美的花朵;二是女子在这春光深锁的庭院中,空负春光,冷寂孤凄。
突发奇想,如穿越时空隧道,我愿介绍这位美女到葳蕤时装店当模特。回扣还是要滴——请 刘禹锡老先生、古代美女和咱小聚,当然由您买单。我们四人,饮酒赋诗,畅谈诗歌创作体会,岂不快哉!
(为丁启阵教授博文《历史上把女子写得最美的诗》所写评论,2009-02-03 )
丁启阵先生回复:哈,亏您想得出来,只您想得出来!
二、与夏康达讨论赵本山的“忽悠”
多年来,赵本山的戏路偏窄,只能演那种狡黠油滑的“痞子”式的“农民”。
东北人的性格主调是重义守信,憨厚淳朴,实实在在,恩怨分明的。白山黑水的满洲原生文化,中原移民的齐鲁燕赵文化,以及俄罗斯文化风情在这里汇集交错,形成东北文化圈。当年的抗联、四野、志愿军、农垦兵团等,都是以东北男儿为主体的英雄团队。数不胜数的东北名人,使我们体会到东北人豪迈朴实和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东北农民祖祖辈辈是淳朴热情的,哪里像赵本山在小品中扮演的那么油滑、狡黠地以“忽悠”为业呢?
(为夏康达教授博文《“忽悠”——赵本山小品的主题词》所写评论,2009-02-03 )
夏康达先生回复:对赵的小品的这一看法,我萌生已久,但櫴得写,要不是晚报文化部为“艺文谈”一再约稿,恐怕现在也不一定写。昨天深夜发给他们,今天就见报了,这速度令我吃惊。副刊发的《人啊,人!》是春节前就发给他们的,后来约春节的文章,便写了《春之声》,年初三先发表了。我感到《人啊,人!》不适合在节日见报,大概还要等几天。没想到,今天也发表了,于是两篇文章同一天见报,赶巧了。谢谢谭兄关注我的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