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不同了,辩证法也不一样”


 

“时代不同了,辩证法也不一样”
 
朱正国
 
看了郭兴文先生《改革应给“草根经济学家”以空间》一文,感触颇深。我在想,为什么“草根经济学家”提出的东西常常最终证明是正确的呢?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他们的“根”在本土,在于他们更多在代表着大多数草民的利益吧!这可能意味着,与其相对的主流经济学家,他们是更多地代表精英的利益。而精英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代表着现代性和世界性。因此,如果没有主流经济学家们为我们开阔眼界,有时则是将错误暴露出来,草根经济学家要想摸到正确的东西恐怕会难一些。如此说来,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经济学学术的健康发展来讲,这两类经济学家都不可或缺,少了一方,就不可能有双向的建构,真理就会“难产”。这说明问题的根本还在于,两类经济学家都应该有充分的自由表达的空间,必须开放我们这个社会的个人意志和利益的表达机制,社会才能在各方力量的正常博弈过程中得到均衡发展。
说到这里,使我想起了辩证法问题。辩证法也许很多人不想提了,但我还是想趁机谈点感想。其实,现代经济学中最热门的博弈论就是定量研究辩证法的一个重要领域,有的学者称它是为“辩证法定做的工具”。不过,“时代不同了,辩证法也不一样”。我们承认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在革命的年代里,人们强调的通过矛盾一方战胜另一方或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的“消灭矛盾”、“消除矛盾”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强调这种解决矛盾的方式具有根本的意义。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根本历史任务是要破坏一个旧世界。在这里,由于矛盾运行体系极端对立,通过革命消除矛盾就要使系统解体、破裂,因此造成巨大的损失。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从一切事物的发展来看,这种由矛盾一方战胜另一方面从而彻底消除矛盾的方式只是非常特殊的特殊条件下的规律,并不是一般的、普遍的情况,更不是我们这个建设时代的规律。可以说,在建设的年代,要建设一个新世界,用“消除矛盾”这种方式来解决矛盾的成本太高了,因而不再具有根本意义。因此,我们必须真正将矛盾看作事物发展的动力来利用它、控制它,要容忍矛盾、善待矛盾,而且,应主动设立、构造和整合矛盾,并确立一定的程序,促使事物的矛盾结构及其所决定的信息传递和制衡机制更加发达,事物才因此得到发展与完善。例如,现代企业制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整合了多方的责权利关系,自觉利用和充分发挥了矛盾系统的积极作用,形成一种发达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产生积极的对话机制和制衡机制,保证企业高效健康运转。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它不是表面一团和气,不是压制矛盾,而是包含日益发达的矛盾制衡机制的充满内在活力的系统,有了内在活力,就能保证社会在发展中能突破自身的局限,保持与时俱进的品格,但又不会造成系统的分裂,从而维护社会系统本身的稳定。云浮市旨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系统改革方案“活力民主,阳光村务”工程,核心就是在村民代表会议下设立会议召集组、监督组和发展组三个独立工作小组,真正将决策权、监督权独立出来,本质上也是科学配置村治权力,在村庄治理中形成一种内在平衡的矛盾运行体制,从而推动基层民主富有活力地发展。这说明,我们在建设的时代,要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自觉地设置矛盾并整合形成一种发达的人工的矛盾运行机制,只要这个矛盾运行机制能经常有效地发挥作用,就能保证我们的社会能及时地纠正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及其变化,实现社会的稳定的向前发展。
总之,建设的辩证法观点是真正积极的矛盾观(肯定矛盾、善待矛盾、接纳矛盾),是全面、协调、共同发展的科学观(不是简单地消除矛盾,而是发展矛盾,使矛盾运行系统更加发达与完善)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用新的思维方式构建具有制衡作用的矛盾机制来考虑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