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利并购沃尔沃,不管各界人士看好也成看衰也罢,都不会影响我们对它的关注度,因为无论如何,这至少是到目前为止,国内车企比较“靠谱”的一桩海外并购案。而吉利,目前也具备了这种魄力。
不过,一如此前业内人士们所分析的,吉利并购沃尔沃主要存在着三个难题,首先是资金,对于民营企业的吉利来说,并购沃尔沃所需要的数十亿美元从哪里来?再者是知识产权,这几乎是所有收购案中都要面临的复杂难题。最后则是工会,如何才能让不同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被收购方工作人员认同新的老板?如果说,资金问题跟知识产权问题都是难题的话,那么工会问题则更是难上加难。
到目前为止,吉利可以说已经顺利地解决了前面两个难题。然而,涉及到企业认同、企业文化的工会该怎么办?现阶段的沃尔沃虽然“穷”,但是有“才”,“小才”的双龙当初都能闹成那样,那么“大才”的沃尔沃难道会和气一点吗?
事实证明,我们对于沃尔沃瑞典工会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因为据今天上海证券报的消息,“沃尔沃汽车的瑞典工会对吉利收购一事充满担心,收购计划有可能出现变数。工会担心吉利的并购对工会和本地员工不利。工会提出,将请第三方对并购前景进行评估,包括对吉利的资金来源的评估等。而要完成该项评估最快也要花一两个月的时间。”(以上引自该报报道)
并且,据另一则最新消息显示,由两位前福特高管率领的美国皇冠财团将成为吉利新的竞争者。无疑,这些都给吉利并购沃尔沃增添了新的变数。
钱能够买来一切,但买不来心理认同。不管这么说,瑞典工会的阻扰势必将成为吉利并购沃尔沃的一大障碍。并且,沃尔沃管理层也一直对吉利并购一事存在着诸多疑虑,担忧低端的吉利将损害沃尔沃的高端形象。因此,VOLVO中国总裁柯力世才要重点申明:“我相信,如果收购成功,吉利一定不会将VOLVO品牌与它的其他品牌相混淆。”这里的其他品牌,自然就是指吉利。
然而,如果吉利花了大价钱把沃尔沃买进来不能对自己的品牌形象带来任何提升,同时又无法得到重要的知识产权的话,那么这桩交易还有什么价值呢?难不成让李书福当凯子?因此,就像某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柯力世所谓的品牌独立,保证中国区还像过去一样独立运作,完全是一厢情愿。”
刨除美国福特外,其实,沃尔沃从工会到管理层对吉利所报的“好感”都很有限。因此,对于吉利与李书福来说,并购沃尔沃最大的挑战不在于有形的资金与资产,而在于那些无形的企业与文化认同。这一点,从韩国双龙也可以得到一些借鉴。
文/杨宇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