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娱乐行业回顾 资本市场强力介入娱乐产业


 

今年7月22日,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的颁布意味着国家第一次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意义可谓深远。《规划》中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2009年,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第十个年头,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内容的娱乐行业,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备份,以期引起更多有识之士关注产业发展。
 
1、华谊上市——娱乐行业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2009年10月30日,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正式在创业板上市交易,标志着民营第一家文化娱乐企业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其中最值得普遍关注的是华谊股东中包括了旗下的众多明星,本来属于资本市场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人们心中成为了焦点新闻。
在华谊上市的过程中的资本运作主要体现在三次的私募股权投资,并引入了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为代表的商业巨子,从而成就了今天的业内领袖地位。
在招商银行率先突破常规,以版权质押方式贷款《集结号》后,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纷纷开始对接影视企业。在华谊叫响要打造中国的华纳兄弟的同时,国内主要影视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上市的发展路径,其中以保利博纳、中影集团、上影集团、光线传媒、橙天娱乐为代表。橙天娱乐收购香港老牌电影公司嘉禾,实现了在香港的借壳上市,主力进军整个亚洲市场。保利博纳和光线都把上市时间表提上日程:博纳提出了要做中国的派拉蒙,光线传媒在原有娱乐节目为主的基础上也向提出了中等类型商业片的发展战略。而国有体制下的电影集团也在上市之路上飞进:享有国外影片引进权的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更是在韩三平的带领下,从投名状大片战略开始,到如今的全明星《建国大业》,其出手可谓不凡。2004年开始转企改制的上影集团,2008年实现利润2.16亿元、主营收入15.18亿元,震惊业内。
 
2、本山传媒——以人力资源拉动为主的产业链经营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让我们认识了“小沈阳”,2009年全年,小沈阳全国巡演票房收入4亿,这不得不让我们叹服本山的造星能力,更让我们明白了原来本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随着小沈阳、鸭蛋、程野、毛毛的走红,公众的视线也越来越多的关注本山传媒集团。本山传媒集团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文化产业十年》(陈少峰、朱嘉著)一书中被概括为人力资源拉动型。
本山传媒集团的产业主要分成四大块:演出业、影视制作业、电视栏目业和艺术教育业。通过本山艺术学院培养的优秀人才,进入影视行业,不仅弘扬和发展了“绿色二人转”,演员出名之后返回“刘老根大舞台”,便可吸引更多的舞台观众,更开创了“刘老根大舞台” 连锁经营的演出院线新模式,同时也打造了《刘老根Ⅰ、Ⅱ》,《马大帅Ⅰ、Ⅱ、Ⅲ》,《乡村爱情Ⅰ、Ⅱ》等电视剧品牌。赵本山也因此由“小品王”一跃而成为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名导”。当然,这个“名导”显然更想借力,今年的小沈阳不止给了我们“三枪”。
明星作为娱乐行业的核心资源与内容,是商业利润的源泉,这种以明星为主要资源的产业链经营手段,让我们明白了本山春晚做绿叶的智慧。不差钱,难道买飞机还会是忽悠吗?
 
3、团长竟播——行业规范更需法律效力
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整合营销“4+4+1”模式开创了电视剧行业新商业模式,一个《团长》卖给9家省级卫视,同时,网络首播权,海外出口、图书、玩偶等衍生产品热卖,保证了投资方稳赚不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其商业模式引发的行业震动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起因:3月3日,原定于江苏、东方、云南、北京四家卫视首播的《团长》放观众“鸽子”。经调整,前三家延迟于3月5日首播,北京卫视落单到3月7日播出。3月4日:江苏卫视于凌晨以电影“零点首播”方式,领先其他卫视提前19个小时播出1、2集;3月5日,云南卫视跟风“零点”播出;
发展:3月6日,江苏卫视日播9集,云南卫视日播16集; 3月7日,东方卫视,将3集剪辑成2集,“超速”播出;3月8日:抢播升级,江苏卫视每晚再播3集;
激化:3月9日:四大卫视撕破脸,东方卫视扬言拒绝支付尾款;3月10日,东方、北京卫视联合发表声明,呼吁行业规范,首播协议彻底破裂;
结果:3月11日,江苏卫视紧急刹车,日播改为2集;3月13日,24家省级卫视在京共同签署《电视台电视剧播出自律公约》,“抢播”暂时熄火。
《自律公约》的出现不得不说是一个尴尬,事件发生后我们没有法律可循,没有法规可依,虽然我们提及更多的是依靠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但显然道德范畴不能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
 
4、明星代言——核心资源的透支使用
明星代言问题几乎年年都有,从莫文蔚、大S、刘嘉玲、林心如等多名女明星代言的日本SK-II品牌化妆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查出含有禁用成分;邓婕、倪萍代言三鹿奶粉广告出事;唐国强、解晓东代言“不孕不育医院”惹质疑;成龙代言霸王乌发被查出批号不合格,郭德纲代言藏秘排油茶出现问题;到今年侯耀华一人代言10种虚假广告;赵忠祥代言的药品甲乙抗栓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示过的严重违法广告药品;张国立因代言的“初元”营养液,而被消费者告上法庭等等,似乎明星代言问题从未停止过。
因代言问题而被推上风口浪尖的侯耀华说,“明星没资格去审查商家的证件是否齐全,而且明星也不是专家,没有能力去检验产品的成分和疗效。”看来似乎有些道理,我们对明星作为个体的行为怎么能求全责备呢,就如同三鹿奶粉事件一样,好的企业、好的产品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明星在今天用了产品确实挺好,可到了明天产品差了,这个责任是由谁来负责呢?
从法律层面讲,虽然明知或故意很难取证,而是要看明星的行为是否对其他人造成了实质危害影响。即损害了他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小事,对他人造成了危害是大事。虽然目前没有相关法律调整明星的代言行为,但明星作为公众人物的道德责任感和特定的职业要求不得不让明星慎重考虑其行为的合理性。
 
5、电视剧翻拍热——炒饭固然好吃,但还有盖饭、拌饭
六小龄童等老版《西游记》人马主演的《吴承恩与西游记》开播在即;程力栋导演的浙江版《西游记》也将四家卫视联播;张纪中版的新《西游记》正在热拍;高希希版的《三国》2010年春节与观众见面;李少红版的《红楼梦》不断引起争议;几经波折的新《水浒》终于开拍……
今年四大名著同时翻拍,国产剧进入了所谓的“翻拍年”,四大名著剧一部比一部叫的响,一部比一部投资大,足可以拍电影的方式来拍摄电视剧。
其实翻拍剧,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制片方为了降低风险,从商业上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地方,原创的也未必有翻拍的好。翻拍剧就如同炒饭,名著是经典,蛋炒饭也是炒饭中的经典,隔一段时间吃一次尚可,但别忘了炒饭的种类有很多,老让我们吃一种炒饭,这做饭的师傅水平也未免太低了点。
不管是影视行业还是其他文化行业,都是以内容为主要核心资源,我们声称“内容为王,创意为本”,如今的翻拍热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怀疑行业从业者的原创能力,在新瓶装旧酒的时代,对只做炒饭的厨师来说,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个世界上饭还能做成盖饭、拌饭。中国有丰富的原材料,顾客未免不会对搜神记饭、儒林外史饭、山水经饭感冒,更何况以电视剧《潜伏》为代表的红色谍战剧、以《蜗居》为代表的现代都市剧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
 
6、电影热——热闹背后的思索
中国电影近年来每年在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今年更是达到了40%的增幅,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今天,电影产业的高速发展再次证明了文化产业的“口红效应”。2009年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会超过60亿元,贺岁档期从原来的仅12月份被拉伸成今年的11月-2月,至少有50部贺岁电影参与这场票房的绞杀,其中12月份的贺岁档便有四部重量级的大片。
电影在热闹非凡的背后,从来也不缺乏话题,《三枪》上映,激起千层浪,关于高雅、通俗、低俗之争,再起争端,让我们不由得再次思考电影院的功能与存在意义。难道电影院也是某种带有教育意义的场所?爆米花加可乐的娱乐难道不是电影院功能?“电影是对投资人负责的艺术”或许我们可以从北京电影学院郑洞天教授的话里得到答案。
《喜洋洋与灰太郎》狠狠地抓住了小资情调,衍生产品随处可见,原来中国动漫可以这样以小搏大,而不是20年前的《阿童木》,没创新、不时尚,更不能如《变形金刚》般的唤醒童年的记忆,即使虚报票房又能如何?
号称中国最牛的全明星阵容的《建国大业》开启了中国献礼片的新型运作模式,同时也再一次告诉产业从业者,电影的商业模式核心必需依靠明星,宣传的好坏决定了票房的走势。
同样号称投资5亿美元,14年磨一剑的《阿凡达》蠢蠢欲动,元旦新年是过不好了,我们势必要去电影院“朝拜”一番,虽然不能像《十月围城》仁人志士那样参加革命,我们却可以在电影院以自己的方式亲身参与3D电影革命。翘首以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