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完善新股制度几点建议


    23日一行三会对"调结构"出台了26项政策.这26项政策中主要的方向还是围绕着,保增长为前提下,扶持国家扶持的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的金融服务,并对过剩产能进行抑制.同时对重组的金融支持进行放宽,并在重组制度上进行完善.明年金融业对国家的经济调结构成败会起到重要作用.

    今日,市场出现了一次技术性的反抽走势.下一步将考验前期上升通道底部3200附近的压力.但调整趋势仍难改变.从今日的走势看,市场主要受到了三方向因素的影响.一是美圆出现下跌,国际大宗商品和原油市场出现反弹.二是26条政策给予市场一定的信心.三是,在政策当中有市场最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新股最近发行价泡沫过大的担忧,已经被提到政策改革内容当中.

    以上三点因素实际对的大盘都无法产生翻多的变盘主因.而只能对大盘产生一定的反弹作用.首先谈第一点,美圆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反弹.这是国际投行在年底为了做报表的人为行情.从09年初开始,美圆以及大宗商品,原油市场都出现了大趋势变盘,美圆持续下跌,而有色原油等大宗商品出现连续上涨.这都是和美国印钞,国际流动性不断释放因素相关.今年的国际投行的主要做盘方向都是以做空美圆和做多大宗商品为主.而到年底后,市场对流动性收缩和美圆汇率反弹的预期开始变得非常强烈,因此出现了获利了结的回吐走势.而在一轮回吐后,有一定的技术修复和做帐面资产的需要.年底前出现的反弹主要是这样的因素造成.而一旦时点一过,基本面则不支持美圆下跌和大宗商品上涨的方向.

    二是26条的政策因素,并非对市场完全的利好因素.从26条的内容看,主要的利好是,对国家重点扶持的行业和新兴行业进行金融支持的落实,同时继续延续今年的一些优惠政策.以保证经济的增长需求.毕竟高增长是明年经济政策的前提条件.但同时也有对过剩产能的抑制和加大市场融资力度的预期存在,从这个方面看对股市是利空因素.而完善重组制度是给带来冲击的行业和上市公司一条新的转型方向.这些公司的重组可能,或是重组效果在短期内还很难见分晓.因此这一系列政策是好坏参半.这也决定了明年市场将是震荡市的格局.

    三是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由于年终效益,在今年过会的上市公司在年底出现了融资潮,破记录的发行速度和发行价格让市场出现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高密度发行让市场的外围资金大量流入一级市场,而二级市场的成交水平逐步下降,活跃度也大打折扣.二是高放行价让市场的泡沫人为放大,增加了后期的调整空间.而市场更担心的问题是,明年融资明确加大后,是否还会用这样的方式继续.那将会使资本市场又变成名副其实的投机市场.加上破发的态势一旦形成,一级市场的亏钱效应也会让融资功能再次丧失.这次完善新股的发行制度,让市场看到了一线希望.可这种希望却无法改变市场融资压力增加这一事实.真正的投资价值是否合理也只会在明年发行制度出台之后才能明朗.而资金压力加大同样是不诤的事实.大盘要依靠这个制度出现大涨同样不现实.

    笔者自发行制度改革以来,就一直认为,将发行定价权给咨询的中介机构的做法有失偏颇.作为盈利企业,把如此重大的权利交给他们,权利寻租的事件无法制止.何况还在在定价合理性完全无规则可寻的环境下.自然上市公司为了多融资,与承销商,咨询机构必然产生利益交换,而不断推高发行定价.导致目前大盘股发行市赢平均40倍以上,中小盘发行定价平均50倍以上,而创业板则更离谱,平均超过60倍,最高甚至还到了126倍以上.试问任何一个证券市场的管理层和投资者看到这样的定价,都会感叹中国真是不差钱.中国的证券市场何时才能真正走向理性的投资而不是投机.

    在管理层提出即将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完善时,笔者也对这个制度提几点建议.

    首先,采取发行价参考同行业股1年或2年均价水平决定申购价中值.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抢资金的现象,主要是出现在一级市场中签价和二级市场的首日开盘价绝大部分都有短期套利的机会.以往的年份,一笔资金只要在一级市场进行中签,年回报率都超过10-20%.这样的无风险套利不旦会让需要资金长期乘积在一级市场当中,也认为地为二级市场增加了泡沫.因此首先需要完善的是,如何让一级市场的定价和二级市场首日开盘价趋于合理,并消除中签价和开盘价的巨大差价空间.则只有以市场的估值水平为参考,以近1-2年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给出一个发行定价的合理中值.那么发行定价就和市场基本接轨.

    二,给予区间价格,让投资者自由竞价.给出合理的发行中值后,市场投资者对投资价格的高低也有不同判断,再以市场近一年的市赢波动幅度,给出竞价的上限和下限价格,让投资自主选择申购价格.最后以申购均价决定申购价格.再以超出申购价的申购者进行中签.这样投资者对一级市场的定价风险可控.定价也更市场化.

    三,上市首日采取买卖限制措施.由于以往开盘当日容易受机构操纵开盘价,或人为对倒导致股价高开或大幅波动.而目前的三次停牌的制度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要改变认为操纵股价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引导机构投资者放中长期投资理念去操作新股.交易首日,买卖进行帐号交易数量限制.假如中签的帐号,也不能在首日一次完全卖出,而买入的大资金也无法操纵股价.不在限制涨跌停板的规则下,只能用帐户限制买卖数量的方法对机构操纵最有效.就算操纵高股价,但假如中签股首日只能抛出20-30%,剩余部分在次日也有首日买入的短线投资者进行价格搏亦进行抗衡.迫使大资金机构抱合理的投资理念去操作新股中签.

    以上三点,只是针对市场化定价和合理定价,以及开盘合理定价等几方面提出建议.而中国证券市场的新股发行制度需要改革和完善的内容还有很多.只有在进一步的法律和市场规则的完善条件下,才能越来越完善合理.而管理层目前可以给投资者的是,让广大中小投资者提供一个平等,合理的新股投资环境进行理性投资.为长期投资奠定基础.

    欢迎加入趋势大师VIP圈子,学习精准的趋势分析方法,提前预判10年的大盘走势,操作策略,把握10年主流热点低风险高回报的投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