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诗人 林河诗评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最不可言说和评论的。我虽然毕业于中文系,也粗通文墨,但是对诗、对诗评、对诗论却并不擅长,自己平素诗作也不甚多,诗评诗论更是从未涉猎,故而,给人写诗评我一直心存惴惴焉。一来怕自己学识浅薄,贻笑大方之家;二来怕自己评得不当,辱没了诗人的才情才华,则罪莫大焉。前不久,在网上有幸结识了晚生代诗人林河,相谈甚欢。由于同在一座城市,彼此又有着相同的志趣爱好,加以受朋友林河之托,邀我写点对他诗歌的看法,虽然我于诗歌知之不多,但一想到朋友的信任和鼓励,盛情难却,随也就不敢羞答答再做矫揉造作状,只好不揣冒昧,简单谈一下自己的窥中管见,虽有隔靴搔痒之弊,就权作抛砖引玉吧。不妥之处,还望林河和众位方家不吝批评指正。

林河印象

初见林河,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高,180cm;体瘦,74KG,颀长的身材就像北方高梁地里茁壮成长的红高粱;戴一副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他性格豪爽,见人老远就打招呼,并主动伸出手来和对方热情地握手。林河在大学里学的是数学专业,文学诗歌之类本不是他的本行,但是他却对诗歌有一种天性的痴迷和热爱。据说现存诗稿已经有800多首,可见其创作之勤奋,收获之丰硕,我为能够认识这样一位有实力、有潜力的诗人朋友,感到十分荣幸和自豪。

林河是活跃于网易社区文学论坛、白鹿书院文学论坛和天纵文化网的诗人,并且在那里有着广泛的人缘和人气,也有很多志同道合的诗友网友,其诗歌作品许多网友多有评述,我大致浏览了一下,其诗作的跟贴近乎上万,可见人气之旺盛。在网易林河被诗友们称为“网易诗人”、“北社诗人”,月老*沧浪剑在他的评论《与北社诗人林河的对话》中写道:“  林河是个活跃于各诗歌网站(论坛)的年青人,并能不断地探索与追求着属于自己的那片诗歌热土......之所以称他为北社诗人,因为北社是他创作的源地。一个能对自己的诗歌进行解读并不断反思的人,我相信,他是会成功的......你(林河)们的诗,我一直都在读。所谓诗心,其实读你们诗,也就是在与你们对话了。。。。另外,活跃于诗歌报论坛、网易论坛的花语、过客、 sasa61(淼淼秋水) luge200(露戈*月老) ranger.007(长啸)等诗友都对林河的诗做过评论和推介,当然诗歌的优劣,不同的人读后感受也不一样,林河的诗面对的也是这个现实,有说好的,也有指不足的,但是林河不管这些,他认为只要写作着,就是快乐的。林河的人生格言是:珍惜每一天。他说写诗歌是他的第二生命,对诗歌的热爱,使他一步一步走向文学,也结识了很多朋友,他说写诗歌的感觉很妙。我想这也许是他的人生追求和对诗歌的痴迷的缘故吧。

20039月,我在《在泰山创作笔会暨山东省第13届作家班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中写道:“黄河三角洲地处美丽富饶的黄河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二大油田,它不仅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胜利油田也是一块艺术创作的丰厚沃土,同样也蕴藏着巨大的创作潜力,活跃着一支勤奋的创作队伍,进而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具有石油特色的文化......产生了一大批象丁庆友、刘乐艺、周绍义、耿庆昌等在山东省、中石化乃至全国都知名的著名作家。在他们辛勤艺术创作的推动和促进下,一大批文学新人也象蕴藏在地壳中的黑石油一样,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起来。他们以极大的创作热情探索文学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贴近生活,反映现实,讴歌时代,对于促进胜利油田和我省的文学艺术创作与两个文明建设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巨大推动作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林河等一大批诗人。从胜利油田文坛来看,林河属于晚生代诗人,但是他的诗歌却也秉承了胜利油田老一辈诗人和作家写实抒情的文化因子, 他的诗根也是深深地扎根在胜利油田这块沸腾的热土上的。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歌手,用饱满的激情讴歌时代,赞美祖国壮美的山河和胜利人战天斗地的火热情怀。

林河诗歌观感

诗是抒情的艺术,抒写真性情的地诗有着永久的艺术感染力。俗话说:诗如其人。读林河的诗就如同和林河谋面,自觉不自觉当中你就会被他的诗情所吸引。诗歌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抒情诗和叙事诗。林河的诗多属于抒情一类,尽管涉及的面包括爱情、风景、军旅、历史、儿歌、劳动生产和图文配诗等内容和形式,但给人的总体感觉总是抒情大于叙事,这也许是和诗人的个性气质有关吧,读他的诗,始终都像有一把火在心中燃烧,那种激情的撞击会让人觉得心在隐隐作痛,冲击力特别强悍。例如他的《卫国将士的激情》一诗:“火烧云布满西天/雄山苍峻/江河咆哮/战鹰凌空呼啸/电磁波在时空中/穿梭/决战的时刻/冷峻挂上眉梢/望一眼/出征的战车集群/豪迈在心中勃发/再也不是屈辱的年代/时刻/准备着/扫尽敢于入侵之敌/肩上的将星在闪耀/一场演练/也饱含/卫国将士的激情。震撼人心的诗句,表达了他的对共和国卫士的不可替代的强烈程度,仿佛他内心的诗结不宣泄、释放或者爆发出来,他就会难以支撑,就要毁灭一样,只有把它写出来他才会从那种强烈的感情挤压下解放出来,其实这就是诗的力量、感情的力量。有人说:真正的诗源是情感。姑且不从诗的缘由上去找结论,林河的诗确实用情感为我们发现了美、创造了美,在情感的波动中,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那种蓬勃愈发的激情凝聚和迸发的全过程。

我国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说诗是“用一种美的文字音律的绘画文字表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朱光潜在《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一文中认为“文学到了最高境界必定是诗”。其论述的角度虽有不同,但是都涉及到了诗歌的基本特征,即:诗歌是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概括反映现实生活;饱含激情,寓于想象;情景交融富于音乐美、意境美。现在传媒和网络上诗歌流派众多,诗风诗趣也多有不同,但其写作特征基本上都无出于以上三点,都在不同程度上折射了现实的影子、创造了美好的意象。当然,其中也不乏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之作,虽然靠写诗的技巧也能传颂一时,但终究却也翻不起多大的浪花,占主流地位的仍然是那些抒写真性情、描写真现实的写实之作。林河的诗就是用这种现实主义的手法加上浪漫的抒情意象加以搓捏而成的,因而读来总能给人一种强烈的奋发向上的、催人奋进的感觉。例如他的《祖国之恋》中写道:“守着炎黄子孙血的承诺/我依恋着你呀我的中国/千里冰封锁不住/大兴安岭松柏翠色/万里长城雄魂/澎湃长江黄河/崇山峻岭戈壁沙漠/锦绣河山 幅员辽阔/泰山旭日 喷薄似火/黄山俊秀 楼宇巍峨/西子湖畔 岁月如歌/黄帝陵前漫漫烟火/跪倒在祖先的墓旁/心 潮 激 荡/黄皮肤的骄傲映在脸上/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复兴的中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央。”诗中他把“大兴安岭、万里长城、长江黄河、泰山黄山、西子湖、皇帝陵”这些具体象征中华民族的物象融入诗篇,让奔腾的诗情在文字的载体上舞蹈跳跃,读起来不仅感到视野开阔,而且蒙太奇似的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副副壮美的祖国山河画,写的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很能给人一种“读诗如看画”的效果。

另外,林河还很擅长写图文诗和儿歌,其中也不乏佳构妙作。图文诗的起源,我没有具体考证过,所知也很了了,但是在我国古代,很多诗人都是诗、书、画俱绝的,唐朝大诗人王维就主张“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山水画家,因此王维在我国历史上首创了“山水诗派”。林河的图文诗是否受了王维的启迪,我不可而知,但是我敢肯定他一定也受了我国古代“题画诗”和“山水诗”诗风的影响。在林河的图文诗中,我最喜欢的是《想起买火柴的小女孩》(原诗请林河加上、图略)诗中丰富的想象力跨越时空,率性直发,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可也算作林河图文诗的代表之作。林河的儿歌现在业已完成数组,其中《转陀螺》一首写的很出色:陀螺陀螺没出息/一鞭一鞭抽打你/不打你倒不乐意/躺在地上耍赖皮。写的活泼调皮,童气十足。据说林河常把自己创作的儿歌教给自己的孩子。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孩子和他孩子班上的许多孩子都会背林河的儿歌,可见他的儿歌也是广受欢迎的。

当然,林河的诗也有争议,特别是《明月吟》这一首,“ 月上南山媚初秋/紫蝶竹下舞水袖/小河清莹映明月/摇摇晃动影会游 /天高远  河清幽/夜半更鸣耸西楼/花香送爽人依旧/友情常在心中留 ”在网易简直引起了轰动性的大讨论,先后发言的诗评就有六七篇之多,从立意到结构,从层次到用词,从内容到形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易论坛查看一下ranger.007(长啸)的《管窥诗人林河的<明月吟>》 , zbhlazbhlz-w-001(准备好了的《保皇保皇!——明目张胆的为林河兄辩护》、《做个坚定的保皇派,不怕造反派的恐吓》和林河的回帖《就<明月吟>林河的一点想法》等, 我想对林河的作品就会有更全面的了解了。以我观之,林河作品抒情有余,写实不足,在写诗的技巧方面,应该再加以精进,我想随着林河创作的不断深入,他的作品也一定会越来越好,读者也一定会越来越多。

祝愿林河写出更多的诗歌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