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创造一年换4位销售老总记录的华晨金杯日前再现高层动荡。这一次将要离开的可能是被誉为三朝元老、在华晨工作了20余年的刘志刚。据分析,权利被不断削弱可能是其离职的主要原因。而近期金杯与中华分家可能是直接的导火索。
已卸任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
知情人士透露,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华晨金杯销售公司总经理刘志刚将离职。昨日,华晨金杯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沈毅已被任命为销售公司总经理。据了解,沈毅毕业于上世纪80年代,最早在金杯贸易,到华晨金杯之前在金杯通用任职。
知情人士透露,华晨金杯16日上午已开过会,宣布了人事变动一事,沈毅在会上被任命为销售公司总经理。目前关于刘志刚离职的“红头文件”还没下达,估计这几天就会下发。
昨日,华晨金杯公关部和华晨集团总裁办都确认:公司目前是在调整,刘志刚确实已不再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一职,但是否还担任华晨金杯总经理一职目前还不清楚。华晨金杯公关部引用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的回复称:刘志刚目前在休假。
知情人士称,作为国企领导,有很多手续要办,刘志刚离职的手续目前还没办好。
三朝元老离职的导火索是金杯、中华分家?
刘志刚是华晨的三朝元老,早在仰融之前就效力华晨,已在华晨工作二十余年。2007年刘接替原“四大金刚”之一的蔺晓刚出任华晨金杯总裁,在这两年华晨汽车频繁的人事变动中,刘志刚仍然留在了华晨,但是今年的几次调整,其权力被不断削弱。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其离职的主要原因。
上半年,祁玉民对华晨汽车管理体系大动手术:将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原下属的华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华晨汽车海外销售公司、华晨汽车研发中心三个主要部门全部独立出来,分别成立华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华晨汽车国际销售有限公司、华晨汽车研究院,与华晨金杯并列为四大平行公司,全部由华晨集团统管,即祁玉民直接管理。其中,原华晨金杯总裁刘志刚除担任华晨金杯汽车总经理外,兼任华晨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不再设置总裁职位。业内当时认为,此番变动,刘志刚权力范围明显缩小。
今年10月30日,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1114.HK)宣布,其附属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与华晨汽车集团订立业务转让协议,以4.94亿元人民币,将亏损严重的华晨金杯的中华品牌轿车业务,出售给华晨集团。据悉,金杯与中华两块自主品牌业务将实行分开运营,中华品牌或将成立新公司。业内认为,这也意味着刘志刚的权力或将被进一步削弱。
在上半年管理体系变化后,刘志刚曾对外解释,“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格局、形势都在变化,企业变动在所难免。这样的变动更有利于公司的扁平化管理,使未来的决策更为顺畅,有利于各种战略的快速制定和有效执行”。他当时的评价被认为对这种变动仍持积极态度。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金杯和中华分家,刘的权力进一步削弱可能是刘决心离开华晨的导火索。
华晨人事变动频繁堪称车企之最
华晨汽车的人事变动堪称国内车企中最频繁的。在短短7年时间里,轮换了4任掌门人:仰融、杨宝善、蔺晓刚、祁玉民。祁玉民在2006年受辽宁省政府委派,在华晨日产不足20台车的严酷现实下临危受命。
祁的到来确实为华晨汽车带来了希望。但是,频繁的人事变动依然没有中止。就在祁接任后不久,2006年,负责华晨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辞职,后投奔吉利,出任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作为骏捷车开发的重量级海归专家,赵帮助华晨建立了研发团队、研发体系、流程及数据库等,并已成功开发了1.8T发动机平台、M2轿车平台、M3跑车平台等。此后,负责销售的杨波又投奔了奇瑞。
伴随着频繁的人事变动,华晨的销量在2007年创出好成绩后一直未有好的表现。2008年,计划销售33万辆,实际销售28.5万辆,下滑严重。今年预计全年销量在33万辆左右。而与华晨同期发展起来的吉利和奇瑞以及后出道很久的比亚迪,目前都遥遥领先于华晨。按照华晨2007年的自主宣言,其2010年将实现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整车销量50万辆,销售收入800亿元以上,成为跨地区、国际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资料显示,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于2003年1月正式更名,是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重点生产企业。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是由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沈阳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成立于1991年7月22日,华晨中国持有公司总股本的51%,金杯公司(600609)持有49%。
不知道频繁的人事变动是否会给华晨带来更多新鲜的血液?
“本文为独家供给搜狐汽车刊载的原创文章,版权归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不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