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十年间,房地产行业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也是被骂的最多的行业。郎咸平说,之所以被骂是由于房地产行业社会价值创造很小而获利最大,高房价导致很多人买不起房子,买起房子的很多人变成“房奴”。世界500强企业很少地产企业,而中国的富豪榜一半人是开发商老板;以技术进步和创新带来发展的企业被人们所称道,种子大王袁隆平无论身价多高都被广泛认可。
被骂是有道理的!
很多土地一两年时间价格翻番,但是土地还是那块土地,其本身并没有变化,资产价格上升是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但是成果却被房地产行业利益链上的各方获得。
今天不是想说社会公平的问题,而是从这里说起泡沫。
关于房地产泡沫讨论了很多年,争论很多,各个名家都有论道。有的认为没有泡沫,有的认为有很大的泡沫,还有的认为有一点点泡沫而且这是房地产行业的常态,就像啤酒一样。
在一个价格狂飙的行业,讨论有没有泡沫的问题我认为是一个伪命题!
我姐姐在上海买的第一套房子单价4000元多一点,现在单价15000元,资产增长100万。在这个过程中,她的生活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个人资产财富上凭空多了100万。
大部分城市居民都只有一套房子,这一套房子价值是一万还是一亿都对居民本身的生活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在个人名义资产的数目上多几个零而已。
所以,如果我姐没有买第二套房子,她的那个100万只是个空虚的资产价值,也就是所谓的泡沫了。而这是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常态!
所以,目前的房地产行业泡沫无处不在!
可能个人的理解和定义不一样,我所说的泡沫,就是凭空增加的价值,而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变化。
问题不能说到这里就停止了,房地产行业还有很多其他的情况,下面我们研究一下泡沫真的是虚无的吗?
对于上面谈到的一辈子守着一套房子的人来说,这个泡沫确实是虚伪的,但是对于这些泡沫资产有变现可能的人来说,这些泡沫就成了真金白银。
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目前常规的通货膨胀也就是价格高涨只是房地产行业,其他产业通胀很小,甚至价格不断探底。
这就是剪刀差,就像建国以后国家通过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剥削农民发展工业一样,通过不同资产的通胀率的剪刀差,房地产行业实际上是剥夺了其他产业的价值。
还以我姐姐的例子说明,她通过夫妻二人的努力赚钱买到了第二套房子,这个时候她第一套房子增值的100万就变成了真金白银,她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变现。
这个时候房地产行业的泡沫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财富,而不再是泡沫!
这就是为什么大量个人资产和工业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根本原因。
资金放在银行实际上是贬值的,而买了房子不需要任何个人努力就可以享受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资产升值。
大城市和沿海城市增值较快,而内陆小城市增值较小,所以很多大城市的退休者变卖房产到小城市安度晚年,卖掉房子后在小城市买一个环境更好的房子,还能有一笔不菲的资金——房产升值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自己的养老保险。
文章的最后,按照惯例,还要说一点解决之道了。
第一,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中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量人口进城造成的住房需求是基本社会面,解决新迁入人口的居住问题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这关系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个问题是让新迁入的产业工人以及各个层面的人才能够有政策性住房居住,山东现在的问题是大部分经济适用房变成了公务员小区。
另一个问题是改革户籍制度,把附加在房产上的社会权利淡化,比如受教育的权利,这也是很多人不得不拼死买房的重要原因。
第二,产业政策的问题。
对第二套以上的房子征收财产税,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这个问题讨论十几年了,一直没有实施。
孙中山先生提出过“平均地权”,以前的理解是耕地均分,就像共产党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一样,这是受制于我们的教育背景。最近才了解到,孙先生不仅仅是要平均农村耕地,他更懂得城市——要平均城市土地资产升值的权利——全部土地和房产增值部分归公!
虽然有点极端,但确实应该成为目前讨论的财产税的一个重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