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矢车菊花瓣,同时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玻璃。然而它是很深很深,深得任何锚链都达不到底……”安徒生《海的女儿》童话是这样开篇的。
《海的女儿》主人翁原型雕塑的“美人鱼”静静的卧坐在海边的礁石上,忧郁的眼睛望着阴雨的天空,深灰色的海湾,海湾一侧的三根高耸的烟囱吐着白烟。哥本哈根12月的天穹灰云低垂,整个城市、海洋呈灰色冷调,早上迟迟不亮天,下午4点就天黑,路灯照明了,小雨滴答,再冷就飘雪了吧。
哥本哈根原意“商人的港口”,最初是个渔村。1167年奥斯基勒大主教在此修建了第一座城堡。1443年被定为首都。
世界气候大会的会场在市南郊的贝拉中心。
7号一早,湿漉漉的浓雾中,中国民间企业家团一行三人骑自行车前往6公里以外的贝拉中心。自行车是下榻宾馆免费提供的。商定,会议期间,行动距离不超过10公里的骑自行车,身体力行。
气温在零上6度,没有配手套,握着车把有些冻手,脚踏车蹬,呼吸着潮湿的冷空气,很爽!
自行车道与汽车道、人行道各自分开,一目了然,互不干扰。道路上骑自行车者多过快速穿行的机动车辆。自行车道的标志很明显,交叉路口的自行车道涂上了红色、绿色以示;更有意思的是,交通警示灯系统中有特别指示骑自行车的显示,表明其交通方式的独立体系和鼓励取向。道路向骑自行车者致敬、优先!
政府致力于给骑自行车者创造更好的出行条件,规划2015年至少50%的人骑自行车上下班,至少80%的骑车者对交通状况满意;目标是 哥本哈根成为世界上最有利于自行车出行的城市。
为鼓励骑车出行,哥本哈根市建成了覆盖整个市区的自行车道路网络。贯穿全城的自行车专行道达350公里,通过交通管制,确保自行车道在早晚交通高峰很少遇到红灯,最高时速可达20公里。调查显示,每建成一条新的自行车道,该路段的骑车人数就增加20%,而汽车量减少10%。540多万人口的丹麦目前拥有超过420万辆自行车,人均拥有率名列世界城市前茅。
哥本哈根市区内设有很多自行车不收费停车场,地铁前、商店旁、街道边,到处都有自行车存放架,丹麦议会的门前,建有专门的自行车停车场。许多议员、内阁部长都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
哥本哈根被国际自行车联盟命名为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自行车代步已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符号。10年前,中国城市的代步工具还是自行车,数量上是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现在,城市私人交通越来越被大量碳排放 的机动车所取代。丹麦的流行自行车不值得我们借鉴吗?在购买机动车享受方便快捷的时候,不要丢掉自行车。骑自行车,不仅较乘机动车减少碳排放 ,有利环保、 有利低碳经济,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
中国城市的规划部门可以借鉴丹麦经验,为骑自行车创造有利的道路条件,而不是机动车道把自行车者挤到人行道上。
陪同的向导,络腮胡须丹麦人:“你下次到哥本哈根,我安排我的朋友,内阁退休部长同一起骑自行车看市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