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最大的寒潮:油价又涨了


  今冬最大的寒潮:油价又涨了

  古清生

  涨油价,创新一点道理

  刚刚公布的涨油价的消息,比较雪。北京据说今年提前供暖,然而油价之涨,却是冷到人的心里面去了。随着油价上涨的消息公布的一些梆硬梆硬的道理,看上去是早已草拟好了的,写得跟沥青一样的永世无义!

  每升涨那么多钱,是为了调动炼油企业积极性?那把石油产业开放好了,没有积极性的人别炼油了。俺是怕疑,中石油、中石化那油库的底子有点漏,怎么可能一次要涨那么多呢?才不久发布的消息,评估中国石油业利润超千亿元,这么高的利润,咋还要提高价格赚钱呢?这不是要夺人命么?

  过去呢,油价上涨还遮掩一下,现在不啦,永久一个道理,调动炼油企业的积极性,就是要把中石油喂饱一些。可是,这中石油怎么也喂不饱啊,一年更比一年涨,看到华尔街有点涨的动静立即就涨,而人家降价了,降很久了也不降,中国石油装了逆止阀,只涨不降的啊。

  只许石油涨,不许别人涨

  看看石油涨价消息的说明之第5条:

  五、严格控制成品油调价的连锁反应,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初步匡算,这次成品油价格调整直接影响当月消费价格指数上升0.12个百分点,在当前物价指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不会对物价水平稳定产生不良影响。从全局看,我国粮食、食用植物油等主要农产品库存充裕,主要工业消费品大都供过于求或供求平衡,价格保持基本稳定,不存在通胀的风险。在调整油价的同时,我们已部署各地严格控制调价连锁反应,明确规定这次成品油调价后,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铁路客运价格均不提高。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要综合采取增加临时补贴、适当调整出租车运价或收取燃油附加的方式进行疏导。民航燃油附加标准以及公路客运价格从严控制,由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成品油提价带来的成本增支因素,防止价格水平不合理上涨。各地要继续加大减免政府规费工作力度,减轻经营者负担;同时加强市场物价监测和价格监管工作,严厉查处违规涨价和跟风涨价。切实做好成品油、液化气以及粮食、食用油、猪肉、蔬菜等副食品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俺就不说是否会影响工农业生产了,你说不会就不会影响吧,因为你说不影响,所以就不影响,这逻辑就在这里。但是,后面看上去逻辑就比较强盗,为什么别的价格就要严格控制呢?别的物资供应价格要严格控制,禁止随着油价上涨而上涨,这似乎又说不过去,还要别的企业自行消化。而石油的成本或利润就得让社会承担?这中石油到底是吃了什么药?有这么强硬?

  水涨船高,这是普通逻辑,石油是基础能源,焉有基础能源涨价而其他生产物资不随之跟涨的?这不是明摆着要制造通胀么?还有,涨价是叫人节能减排,那打粮食不用油了?用了涨价油粮价就不涨了?俺觉得这写方案的人也该换换了,先回炉去读幼儿园再说,纯粹是不把人气得吐血不罢休,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逻辑啊?

  柴油的提高跟私车没关系

  中石油是干什么的?就是生产油品的,然而它说,提高油价可以节油,减少污染。这是鬼话,如果真的可以,那只有关掉中石油。每每涨价,又转移舆论焦点,说限制私车发展公车。那么,中国一直限制柴油轿车的,虽然欧洲大力推动柴油车,因为柴油对整体的大气变暖较之汽油为好。柴油涨4角1分,那是纯粹的生产用油,不是生活用油,这么一个涨法,对交通运输和农业、渔业生产是为沉重打击。所以,生产性的能源消耗,跟节能减排搭不上,那不是搭乘公交车和地铁就能将庄稼收割回来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俺以为再涨价,再转移生产成本提升利润,也不该将着力点弄到农民头上去。现在正是秋播秋运的日子,就又涨了,俺当然也相信,到年关生产活动减少的时候,中石油会有一次小小降价,因为那时候降价,消耗也不多。这都成规律了,春种春运会涨,夏收抗旱要涨,秋收秋运要涨……年关生产活动巨减的时候,油价会落一点,以便说明,中国石油也会降降价的,那却也似恩典了。

  看不懂的中国石油,想不通的中国石油……这时候如果能选择外国石油,请别怪俺不爱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