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听龙江(原创上)


  我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才气不够,多少次想描述我心中的母亲江——黑龙江,又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去沉淀所经历过的故事,去寻找感情倾泻的突破口。

  可是我又总是有些于心不忍,祖祖辈辈在黑龙江畔耕作了100多年,龙江的水,龙江的风都已凝成了一股浓浓的龙江情根植在我的心头,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胸中。于是,怀着对黑龙江的热恋,陆续读了作家们对黑龙江的感受。我觉得在游览性趣颇高的作家眼里,黑龙江是一种自我情绪排遣的出发点,黑龙江在他们笔下流淌出来的是自我主观意识的色彩,是一条可圈可点的风景线,是一条观赏中俄两岸旖旎风光的黄金线。作家们包括出生在黑龙江畔的郑万隆爱在七月流火的季节来游黑龙江,他们领略不到黑龙江的冬情。在黑龙江面前,他们只是兴致勃勃的匆匆游客。军旅作家朱苏进一行人曾在寒冬时节来到过黑龙江畔,并和我们一些文学爱好者进行了座谈,然而我没有看到他们对黑龙江冬季的评说。倒是从我们爱辉走出去的抗战诗人高兰,多年前在长篇朗诵诗《我的家在黑龙江》中以极其悲愤和不屈的心情描绘了黑龙江的冬季:“卷起了沙漠的狂涛,卷起了雪海的巨浪,燃烧起反抗的野火,燃烧起争生死的火光!……为祖国争自由,为民族争解放!……让四万万五千万人的血,染红了那远天的冰雪寒霜,染红了我的家乡——黑龙江!” 高兰,这位黑龙江哺育出来的燕京大学毕业的著名抗战诗人,饱蘸龙江的泪水和黑龙江的血水挥笔写就了激昂的抗日篇章。这位从古城爱辉走出黑龙江后历经坎坷的大知识分子、诗人,再也没有回到黑龙江畔,奔腾不息的黑龙江成了他一生的梦。

  黑龙江,对于当代作家来说,只是他们生命中的一次点缀,一次新的文学创作的动情点。而对于我一个喝着黑龙江水长大普通人来说,黑龙江是我生命的全部,我依恋于她,品味于她,随她喜而喜,随她忧而忧。我不仅仅满足于夏季嬉游于欢畅的江中仰视天地间,聊做自由人,我更急切于飘雪的冬季,漫步在冰封的江面,静听她心脏的澎湃激情,领悟她的呼啸呐喊,追随她的汹涌浪迹奔向永远的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