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事件与雷曼事件有本质不同


  迪拜事件与雷曼事件不同

  世界各大媒体大肆炒作“迪拜倒债”事件,甚至危言耸听的将之比喻为类似“雷曼事件”。两者相比只有在总金额上有相似性(590亿美元的债与雷曼的600亿美元),而在性质两者则有很大的不同。

  迪拜世界近期的到期债务是57亿美元在加上即将到期的35亿美元债券赎回,两者加起来也就92亿美元。而阿布扎比已经承诺筹措150亿美元帮助迪拜。在近期看来,迪拜事件是没有什么危险的。而媒体宣传的590亿债务则是危言耸听,因为大部分银团贷款时以项目抵押或者是政府担保,或者是两者兼用,因此银行的贷款和债券赎回应该是有保证的。况且联邦政府阿联酋已经保证对债务负责。阿联酋的债务大部分都是实打实的用于项目上,即使房地产价格有所下跌而影响资金回笼,但资产的价格还是不会有大的损伤。

  雷曼事件则不同。雷曼使用的是别人的资金,帮助别人进行投资,且大都投资于虚拟经济。雷曼的自由资金有限(与迪拜政府是无法相的)。一旦投资人出现担心要求赎回,雷曼投入虚拟经济的资金不能及时回收,则资金链条发生断链,倒闭时必然的。更何况雷曼为了追逐高额的利润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的次贷等金融衍生产品,倒闭不足为奇。雷曼的倒闭时发生在虚拟经济之中,因为资金链条的断裂会造成上下家的经营困难,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不足为奇。例如雷曼倒闭雷曼的很多业务是通过保险来进行推广的,那些实力不济的银行和保险公司必然就要跟随倒闭。很多的相关公司因为投资人信任不足进行赎回,也会发生与雷曼一样的资金链条断裂的情况,也一样要倒闭。所以欧美政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向金融市场大量的注资,以缓解金融市场的困境。

  迪拜的经济并不会因为债务难以及时偿还而破产,因为所有的项目贷款都是有保证和有保险的。即使到最坏的情况下,项目、房地产、酒店等都是实在的财富,并不会大量的蒸发。而英国和欧洲银行的贷款业务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他们的贷款并不会随便的发放(主要的贷款发放人是汇丰和苏格兰银行还有日本银行)这些贷款的主全都是精于算计的主,他们并不会傻到授信发放贷款给迪拜。

  再有,迪拜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偿还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他们的转口贸易依旧有实力并不会遭受债务延期的影响,强大创汇能力的旅游业业一样不受影响。而在经济界和产业界大家都知道,企业有时不能到期偿还债务需要延展期限,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那么,为什么迪拜事件会给如此的大肆炒作呢?我认为这还是美国的操作。世界媒体和宣传美国有很大的实力,炒作迪拜事件对他们来讲是小菜一碟。连俄罗斯中国这样的大国都时不时的药遭受美国领导下的媒体的攻击和诬陷,更何况是阿联酋?

  有人要问美国大肆炒作“迪拜倒债”事件有什么好处?我认为,炒作迪拜事件可以减缓各国央行近期出现的货币紧缩行为。要给过央行警惕世界经济还是不稳的,让各国央行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美国就可以在世界性的通货膨胀中稳固的获取利益,因为美元是世界最主要的流通货币,只要货币贬值,则最大份额的美元发行国美国肯定是侵占最大的利益。

  还有,最近沙特和海湾国家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而且美元的连连贬值也直接影响石油输出国的经济利益。沙特近期提出准备采纳一揽子货币的几家方式来进行石油结算,这等于是在摇撼美国的命根子。睚眦必报美国必然要敲打中东国家不要心生妄想,迪拜事件就良好的教训中东国家的契机。

  不要过度的解读迪拜事件的危险性。迪拜的植物延期与雷曼事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